第十七章蘇麻喇姑
宮裡又開始為春節的到來忙活開來,只是太皇太后的身子不爽利,宮裡頭忙碌中添了幾分緊張。
十一月底,敏妃添了個小格格,十二月二十四是胤祹的生日,各自小小的慶祝了,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太皇太后幾盡彌留,康熙親自侍奉湯藥,晝夜不離左右,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
聽胤禛說是康熙在頌讀祝文時涕淚交頤,說:“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該月二十五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
皇帝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諡號—一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這兩天忙著喪事,胤祹很有眼色的安靜了不少,抽空便過去陪著額娘,說不定用不了幾天他就會搬離東邊,去西宮交由蘇麻喇姑撫養。
果不其然,這天額娘與胤祹雙雙接了聖旨,胤祹便被帶離了這個滿是回憶的地方。看著額娘婆娑的淚眼,胤祹忍不住附耳用糯弱但堅定的童音道:“額娘,兒子不會忘了你!”
看見她眼底閃動著的希望,胤祹放心的離開了。
來到慈寧宮大佛堂的偏殿,胤祹見到了這個因為痛失主子而憔悴不堪、茫然無措的老人,想起往日慈寧宮裡那個慈祥的對我笑的人,胤祹不禁上前,輕聲對她說:“阿扎姑,以後胤祹陪著你。”
看見她渾濁的眼裡泛起的淚光,胤祹莫名的心酸,回想起有關她的史料:
她本是通遼科左中旗的牧家兒女,她的名字叫蘇茉兒,後來因著侍候孝莊,身份地位也隨著見長,被宮裡尊稱為蘇麻喇姑。像她的主人孝莊文皇后一樣,蘇麻喇姑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清宮,終身未嫁,無兒無女。八十多年的漫長歲月裡,蘇麻喇姑從一個地位卑微的侍女逐漸成為倍受皇帝及其家人尊重的老人。
據史料記載她剛入宮時,蘇麻喇姑和她的主人孝莊都不懂滿語不識滿文,後來她陪伴孝莊學習滿文滿語,很快就出色地掌握了滿語,並且能寫一手漂亮的滿文。
據《嘯亭雜錄·蘇麻喇姑》記載,康熙皇帝年幼時,孝莊文皇后便選定蘇麻喇姑做他的啟蒙老師,玄燁“賴其訓迪,手教國書”。
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宮流行天花,皇帝和諸皇子凡沒出過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燁也到宮城外一處宅邸避痘。這期間,蘇麻喇姑每天騎著馬往來於慈寧宮和玄燁避痘所之間,按照孝莊文皇后的要求對玄燁施教,手把手地教玄燁書寫滿文。
蘇麻喇姑當時已經四十歲左右,在生活上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玄燁,在學業上對玄燁耐心誘導,精心教誨,使幼年的玄燁懂得了很多人□理,掌握了很多蒙學知識,尤其是康熙皇帝那一手好字,就是當時蘇麻喇姑給打的基礎。
蘇麻喇姑雖然是一個侍女,但孝莊文皇后把她看成姐妹一樣,稱她為格格,康熙皇帝稱她為額涅母親),皇子、公主們稱她為媽媽、祖母滿語媽媽為奶奶)。可見她在皇宮中的地位遠不是一般侍女所能比的。
這個跟隨孝莊大半生的老人,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皇室,這裡有她的信仰,而今這個信仰卻先她而去,怎麼能不讓她彷徨、茫然,我希望她在以後的日子裡能活的自我一點,開心一點,而不是為自己心中那尊神活著。
康熙在一旁看見蘇麻拉姑煥發出生機,心裡也是鬆了口氣,對著看著他長大的人說道:“額涅,胤祹就交給你了。”一邊抱起十二,放在了她的榻邊。
胤祹抬頭看著這個以後教養他的老人,懂事的嗯了聲。
會的,為了大家都好,他會的。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字數有點少,這是個過度章節,有牽扯一些禮儀制度,咳咳,我不怎麼了解,改來改去字數越改越少,對不住 啊
喪禮實在不好寫,就怕又弄錯了,以後咱們還是注重情節發展啊。
不過有這方面資料的親們能發給我嗎
喜歡九龍奪嫡之胤祹請大家收藏:()九龍奪嫡之胤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