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前日裡才和陛下說了讓你來,沒想到你來得這麼快。”
羅逸此時見李淵一大早就來,分明是打他個措手不及。當然,總的來說羅逸也是喜多於驚的,畢竟跟著李淵一起來的,有他心心念唸的李麗質。
當然跟著李淵來的統共還有侍衛,羅逸此時粗略數一下,好傢伙,是有二十四人。
這些人來到這裡,羅逸還得管飯,不得不說是有些心疼肉疼的。當然李二那裡肯定是有補貼,但是羅逸只會覺得“賺”的少了。
而跟著李淵一起來的,分明是還有李元昌。
羅逸自然是笑著和李元昌打招呼,但誰知李元昌看起來是有些悶悶不樂。
甚至於羅逸和他打了聲招呼,那都是看起來有些恍惚。待反應過來之後,這才擠出了笑容。
李淵此時看在眼裡,倒是上前呵斥了一下自己的愛子。
“我看你是被女人迷暈了!”
羅逸一聽倒是一愣,這老色鬼還好意思說自己的兒子?
而李元昌此時也是不好意思低下頭,畢竟自己的父皇的呵斥,李元昌也算是聽進耳裡。
當然,羅逸知道李元昌可是“紈絝王爺”,雖然為人通曉音律,但是也很愛玩。
此時聽到李元昌被女人所困,倒是讓羅逸有些擔憂他的前途。
說起李元昌,那羅逸還真有話要說了。這個李元昌若是任其發展,以後可不是好事、
羅逸親自認證的老色鬼李淵,他的兒子多的不行,加起來有二十二個。李淵的兒子,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太原起兵前生的,總共五個,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一類是太原起兵後生的,總共十七個,其中一個名叫李元昌。李元昌雖然跟李世民是兄弟,但是年紀跟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一樣大,叔侄二人都是出生於公元619年。
而李元昌的母親,是李淵的孫嬪所生。唐朝的禮制,皇帝有四妃九嬪,孫氏為九嬪之一,在宮中的地位,已經算是很高的了。李元昌在李淵的二十二個兒子裡面,排行老七。隋朝末年,李玄霸和李智雲先後薨歿。玄武門之變之後,李建成和李元吉皆已作古。李元昌成為李淵活著的兒子裡面的老三,在他前面只有二哥李世民和六哥李元景。由於李世民是皇帝,所以李元昌在高祖的王爵兒子裡面排行老二。
李元昌的地位,非常的高,使得他從小就養成了囂張跋扈的性格。李元昌喜歡打獵,喜歡縱馬奔騰,踩壞了百姓許多莊稼。李淵活著的時候,李世民礙於太上皇的面子,也沒有追究李元昌的責任。李世民的縱容,使得李元昌越來越囂張。李元昌畢竟是李世民的親弟弟,李世民對他還不錯。李世民先是把李元昌的爵位由魯王改封為漢王,並且讓他出任梁州都督。
李元昌出任梁州都督之後,幹了許多出格的事情,按照《新唐書》的說法就是“數犯軌憲”。這個罪名,是相當嚴重的,李世民就是要殺了他,也是沒問題的。李世民畢竟還念著兄弟情義,沒有嚴厲懲罰李元昌,只是下發手詔批評教育他一下。李世民對李元昌夠哥們了,李元昌非但不感恩,還對二哥頗有怨恨。
有史記載:“漢王元昌,初王魯,累遷梁州都督,後徙封漢。有勇力,善騎射。數觸軌憲,太宗手詔誨督,乃怨望。”
李世民親筆寫詔書教育李元昌,希望他能學好,說明李世民還是很看重李元昌的。
歷史上李世民在李淵死後,想與弟弟和兒子們共同守好大唐基業,還下發詔書,封了李元昌的子孫們世襲梁州刺史的職位。再後來,世襲刺史的事情被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等大臣攪黃了。這件事情過後,李元昌對二哥李世民的怨恨就更大了。
李元昌與李承乾雖然是叔侄關係,但他們是同齡人,所以有許多共同語言。在李元昌外任梁州都督的時候,就經常寫信給李承乾。李承乾當時正在和李泰爭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李承乾有點怨恨父皇偏愛李泰,在信裡經常有意無意透露出對李世民的不滿。李元昌也對李世民多有怨恨,所以就加入了李承乾的陣營。
貞觀十七年,李元昌按照藩王朝貢的禮節進宮朝賀李世民。親弟弟回來了,李世民也很高興,就在宮中大擺宴席,招待久別重逢的李元昌。李世民設宴款待李元昌,並不只是吃吃喝喝,還有歌舞助興。李世民身邊,有一個美女,琵琶彈得非常好。李元昌是懂音律的人,他被李世民身邊的琵琶美女迷的是五葷三道。
唐朝的時候,皇帝賜給兄弟和大臣宮人的事情,是非常常見的。李元昌看上了李世民身邊的琵琶美女,你倒是直言不諱,跟李二說,那以李世民的性格,肯定會把這個琵琶美女賜給李元昌。李元昌不知道咋想,他不去求李世民賜琵琶美女給他,而是動了歪腦筋,想去搶李世民身邊的琵琶美女。
李元昌跟李承乾關係好,李承乾請小叔叔到東宮暫住。大家要知道,古代的時候,藩王和太子走得太近,是非常敏感的。李元昌在京城有府邸不住,偏偏要住東宮,他想幹嘛呢?李元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攛掇李承乾謀反。李元昌在東宮,明裡暗裡抱怨李世民。李承乾也透露出對父皇的不滿。叔侄二人你來我往,就開始合計謀反的事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元昌在和李承乾等人商量好了謀反的事情之後,立刻向李承乾提條件了。李元昌說:“那天皇兄設宴招待我,我看到皇兄身邊有個美女,琵琶彈得太好了。待我們大事成功之日,我沒有別的要求,但求你把這個琵琶美女賜給我。”
接下來事情,就非常好玩了。李承乾怕李元昌反悔,李元昌也怕李承乾說話不算數,叔侄二人居然玩起了歃血為盟的把戲。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李承乾謀反失敗了。李元昌非但沒有搶到二哥身邊的美女,反而成了二哥的囚徒了。李世民抓了李元昌,也是抓了一個燙手山芋。李世民想把李元昌放了,又怕別的弟們效仿。李世民想把李元昌殺了,又怕擔殺弟之罪。
李世民把李元昌交給大臣們,讓大臣們決定如何處置李元昌。大臣們透過討論,一致認為應該殺了李元昌。李世民跟大臣們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決定給李元昌一個體面的死法。李世民下詔讓李元昌自裁,並且特意下詔善待李元昌的母親、王妃和子女。李世民這麼做,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
平心而論,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對他的弟弟們,還是相當的不錯。李元昌要是不色迷心竅,搞出個謀反的么蛾子來,他的結局應該不會差。只可惜,李元昌非要作死,李世民也是很無奈。
所以羅逸知道,李元昌這個人的話,其實還真是能夠“為女死,為女亡”的,那麼從李淵剛才的話語裡,他聽來像是李元昌此時是為情所困。
關於這點,羅逸覺得李泰就很不錯。李泰那時看上了崔秋燕,但是聽了羅逸的話後倒是主動抽身了。說到崔秋燕的事,羅逸還不知道怎麼和李泰解釋。
難不成說崔秋燕愛上了他?
不過羅逸覺得,現在是應該先了解李元昌的情況。
李淵雖然身體還算不錯,但畢竟年歲已高。就是從長安到藍田縣一路是坐轎子,那也會顯得疲憊。
此時李淵倒是說了想要去歇息一番。
而李麗質第一時間也不是找他聊天,反而是拉著婉兒一起說一些私己話去了。
那麼現在羅逸剛好有空問問這陪著李淵一起來的李元昌。
“我說漢王,你這怎麼看起來悶悶不樂?”羅逸此時倒是很直接的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