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徐世積,羅逸可知道他的軍旅生涯還長著。歷史上這徐世積在高宗前期都還算是主力大將。
“可惜了,這大唐邊境戰事未平,前些年徵突厥秦老哥也是因病未去,著實可惜。”
羅逸倒也搖頭:“大唐兵士就是拿下突厥,這地方也守不長。我大唐子民可不是那遊牧民。”
在羅逸看來,不懂“草原法則”這點是中原王朝最為吃虧的地方。事實就是那些地方以古代的生產力,也就是農耕社會而言,基本上是沒什麼大用的。
“哦?神醫也懂這軍事?”徐世積倒是一愣,畢竟要知道羅逸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少年。
就是有這厲害的醫術已經算是“天縱之才”了。
“軍事?我不懂。”羅逸是笑著擺手:“不過徐公因知我和陛下要了些獎賞。”
“便宜行事?”徐世積倒是有些好奇,這權力倒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所謂便宜行事,得罪那些權貴和世家自然是不划算的。但算起來也有些許的微妙。
總體而言,徐世積是沒想到陛下會這麼封賞。
徐世積也算是跟著李二幫李唐打江山的一匹人了,對於李二他自然瞭解。
陛下這人,在大決策上比較的殺伐果斷……
畢竟玄武門事變拿下隱太子和齊王,從而迫使太上皇讓位,這步棋突出的就是一個高效……
換言之徐世積覺得陛下不太像是會給出這種賞賜的人。
“既然陛下這麼賞賜我了,那自然是得做出些實績的。明年你們徵吐谷渾,保你們糧草充足。”
聽羅逸這麼說,這徐世積便是瞪大了眼睛。
大軍籌備徵集糧草徵吐谷渾,並通知各折衝都尉操練,也不過是最近決定之事……這小子是怎麼知道的?
當然羅逸此時沒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便是接著說了句:“只不過若要長治久安,光征討是沒用的。”
“那不知神醫有何高見?”徐世積此時是問羅逸。
事實就是這點徐世積也比誰都清楚,這徵草原民族,基本上就是徵個“寂寞”。
但若是這些人組織大規模南下,在歷朝歷代又是比較難應對的一件事。
換言之他們也不可能把那邊的人都殺了。
這地方在那裡,不過是換了一批人繼續他們的“草原規則”。
而羅逸也知道這可以說是中原王朝的短板。有的時候不是打不過,打得過的時候是壓根不值當去打。
當然大唐初期的戰爭在羅逸看來是必要的,不只是要打出威名,同時也是為了以後奠定基礎。更何況,在羅逸看來安定西北不過只是他計劃的一部分罷了。
“所以若要打擊草原部落,需對症下藥。至於如何……明年征討了吐谷渾再做打算。”
羅逸覺得現在和徐世積說自己的西北開發計劃還不是時候,畢竟雖說這徐世積也是能人,但不一定能理解羅逸說的。
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糧食。
其實說白了古代打仗,有時候就是拼後勤保障。當然不能算上蒙古這種可以在馬背上“過夜”的戰鬥民族,畢竟蒙古騎兵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不可複製的。
那麼羅逸覺得要想安定西北,“糧食”就是第一大關。
喜歡大唐稱心請大家收藏:()大唐稱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