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箋紙張也有些泛黃,這一切都顯示著時間的威力,以潘家這等鉅富,往來信箋肯定會用最好的紙張……
唐大少隨意拿起一封信拆開,只見,上面寫著:“潘超吾兄:一別多日,甚是想念,昔日潯陽江上……”
這就是一封普通的書信,然而在最下放的留字缺讓唐大少大吃一驚,最後寫著:“弟納蘭容若拜上!”
臥槽,這封信是納蘭性德寫的?
署名納蘭容若,看來這封信應該寫在納蘭性德成年之前……
納蘭性德在中間曾改名容若,是因為當時的太子也叫性德,為了避諱太子名諱,所以改名容若,後來太子重新改名,納蘭性德才做回了自己,從這封信上看來,這封信應該就是寫自他改名的那段時間。
潘超,這個人不就是自己剛才在探測過程中那個用金子做鎮紙的土豪嗎?
兩人以兄弟相稱,看來關係不簡單啊,怪不得這潘家的寶藏中會出現納蘭性德鎮紙,硯臺……
整箱物品清點完畢之後,唐大少拿起小孫記錄的本子隨意看了幾眼,記錄的很詳細,也很專業,整個箱子裡分為多少種類東西,每個種類的數量,顏色大小均有簡單說明,令唐大少較為吃驚的是《永樂大典》這裡居然藏著五十冊,當真是一個意外的大驚喜……
除了五十冊《永樂大典》之外,另有納蘭性德親筆詩集一本,上面記載了納蘭性德自己創作的詩句,大約有八十餘首詩,唐大少翻看了一下,大多數為抒情詩,從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似乎有種化解不開的抑鬱……
這詩集也是好東西,納蘭性德不僅僅是滿清第一才子,三大詞人之一,還是一個名書法家,已知現存的納蘭性德的手書僅有一本,被儲存在京師博物館之中,現在又多了一本……
在老李的眼裡,這本詩集的價值比起那《永樂大典》來也不差什麼……
至於那二十三幅畫著實是讓唐大少驚喜了一把,其中明代四大才子文徵明,祝枝山,唐伯虎,徐禎卿的作品各有一幅,除此之外還有仇英兩幅,黃公望一幅,郎世寧宮廷畫三幅,沈周畫三幅,閻立本畫一幅,張擇端,藍瑛四副……
二十三幅名人字畫,價值無算,尤其是其中居然有一幅畫居然是閻立本真跡和一幅張擇端真跡,更是讓唐大少喜出望外……
這一箱的收穫,真是太大了,唐大少已經無法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老李和他的兩個徒弟在清點完這一箱東西之後也都是張大了嘴巴,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一個家族的積累嗎?
當然,其實沒有那麼誇張,除了那些唐宋時期的畫家之外,其餘畫家和當時的潘家基本上在同一個年代,這些畫或許他們還未成名的時候就被收集,也或許是成名後,但總而言之,一個活著的畫家,他的畫價值一般不會高到一個很離譜的程度……
所以當時的潘家在收集這些東西的時候,其實是不用花費太大力氣的,在他們的眼裡,這些畫恐怕會還不如那一箱銀子值錢,只是在數百年時間過去了的今天,那些金子和銀子加起來,恐怕也換不來這箱子裡一半的東西……
現在,就連唐大少自己,也感覺到了,這個潘家寶藏的恐怖之處……
或許在當年的潘家人看來,他們留下的這些東西,其實用處是不大的,否則絕不可能只是收集這麼一箱,在他們看來,那些黃金白銀更為有用,可惜無論如何他們也預料不到今天的這個局面……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現在是太平盛世,這些物品的價值比起那幾十箱黃金白銀來要珍貴的多……
將所有的東西清點完畢,老李和小田兩人又將這些東西紛紛裝回箱子,然後開啟下一箱……
當天,唐大少四人除了需要解決個人問題之外,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房間,哪怕是吃東西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一整天下來,唐大少也快麻木了,因為他看到的寶貝,實在是太多了……
假如不是葉群將之硬拉出來,恐怕唐大少現在還在那庫房裡對著諸多箱子發呆呢……
當晚,唐大少也沒有再去玉泉山療養院,而是在這天上人間直接自己開了一間房……
第二天一早,唐大少洗漱完畢,吃完早餐,正準備去庫房的時候,一個意外的電話鈴聲出現了……
聽著這個滴答滴答的電話鈴聲,唐大少還以為不是自己的,因為自己的手機明明設定的是一首音樂,可是口袋中的震動,頓時讓唐大少想起,貌似自己不止一部手機……
唐大少從褲兜裡掏出一塊體型很小的純黑色手機,那滴答滴答的電話聲,正是這部手機中響起的……
這電話怎麼響了?
唐大少看著這黑色電話,遲疑了幾秒鐘之後按下了接聽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