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了不得啊,明朝的東西,是用金絲楠木做的,所以才能做到數百年不腐朽。明朝有個著名的木匠皇帝你們知道吧。”唐老看著那機關木人道。
“什麼?木匠皇帝?這東西是木匠皇帝的作品?”王黎民大驚道,齊父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就是唐龍這個對古玩不感興趣的人都被唐老的話吸引住了。
在封建社會中,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本人一般都是收藏家,會收收藏許多大家作品,但是藝術家的皇帝卻沒有幾個,比較著名的也就宋徽宗的字,明朝的木匠皇帝等等少數幾個,皇帝用過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了,那由他們親手製作的藝術品更是價值連城的存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是的,金絲楠木本就很罕見,一般人發現金絲楠木都是要進獻給皇帝的,用來做棺木使用,民間及其罕見,這東西就是用金絲楠木做的,你看著機關木人做的極為精巧,背面還有那木匠皇帝的獨門印記,應該就是他的作品了。”唐老點頭道。
“唐飛,現在我也開始懷疑你和幸運女神有一腿了……”王黎民和齊父異口同聲的說道。
唐大少再次無言以對……
“現在‘破瓷器’,‘木頭架子’都出現了,還有最後的‘破銅爛鐵’,這‘破銅爛鐵’你是排在第一個的,可見,在你眼裡,這東西比木匠皇帝親手製作的機關木人還要珍貴,我現在倒是有些好奇了,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難不成還能是一座帶銘文青銅鼎?”唐老緩緩說道。
青銅鼎一般都是先秦時期的東西,尤其夏商周時期的青銅鼎更為珍貴,唐大少就曾經在王黎民的寶庫中見到過一個用來煮食物的三足雙耳鼎,根據鑑定得到的資訊,居然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公子小白用過的……
青銅器一直是國家禁止交易的,尤其是青銅鼎,更是被稱之為重器,而帶銘文的青銅鼎就更加不用說了,大多會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出土最著名的青銅鼎就有司母戊鼎,鼎通體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
青銅鼎帶銘文和不帶銘文,區別很大,帶有銘文的可以研究當時的社會形態,歷史時機等等,有著極高的考古價值。
其實根據華夏傳說,最古老,也是價值最高的鼎應該有九個,就是傳說中大禹鑄就的九鼎,被稱之為鎮國之寶,可惜失傳已久。而價值級高的青銅器還有十二個,便是傳說中秦皇一統天下之後收天下兵戈所鑄造的十二金人,也是失傳已久……
唐老搖頭止住自己內心那不切實際的想法,回過頭來取出最後一個箱子,這個箱子居然比上一個還要沉重……
“青銅鼎?唐老您還真敢想,不過這東西跟青銅鼎也差不多了,我老爹倒是收藏有青銅鼎,但是比起這個來還是差遠了。”王軍笑道。
王黎民聞言有些不服氣,自己收藏的那個青銅鼎雖然沒有銘文,好歹也是春秋時期的鼎,做工還算精細,不失為一件精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被他收藏了……
“呵呵,你爹收藏的鼎我看過,品相不錯,春秋時期的,已經算是無字鼎中的精品了,我到要看看這裡面是什麼,能被你如此推崇。”
唐老笑著說完,開啟了那盒子。
青銅爐子?
不對,這個造型?宣德爐?可是宣德爐有這麼大?
瞬間,唐老淡定不住了,慢慢的將盒中的爐子拖起,仔細觀察。
王黎民和齊父也看呆了,異口同聲的說道:“宣德爐?這麼大?”
尤其是齊父,想當年,他就是被人用宣德爐給忽悠了,最後找了唐老去給他鑑定藏品,最後得到了‘破爛王’的稱號,所以他對著宣德爐可是深有感觸……
“唐,唐飛,這個是真品?”唐老的嘴唇都有些打哆嗦了,他也是古玩專家,不過對於玉器和雜項很精通,青銅器方面比起一般人來說肯定很厲害,但是比起真正的青銅器專家還差了一些,品相如此完好的宣德爐,個頭又這麼大,就散來個一個頂尖的青銅器專家,恐怕一時間也難辨真偽……
“嗯,應該是真的,這個宣德爐應該是在宣德年間,宣德帝賜給楊士奇的那一個,由楊家保管了數百年,所以品相完好無缺,至於個頭,根據記載,宣德爐的鑄造其實分為很多型號,只是現在宣德爐存量極少,所以只分了小型,中型,和大型,假如按照當年鑄造宣德爐的時候來分的話,這個宣德爐也應該是當時最大的一種型號,據說,這種型號只有五件。”唐大少點頭道。
五件?流傳至今恐怕就只剩下這一件了吧?華夏第一宣德爐?
喜歡極品黃金指請大家收藏:()極品黃金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