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閱後,道:“大將軍這些要求是合理的,尚書檯按要求進行籌備及運輸。”
他道後,諸葛瞻出列,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劉禪疑惑,道:“諸葛愛卿,有話直說。”
諸葛瞻道:“陛下,去年國庫未能增收,怕是短期籌集不了大將軍所需的糧餉。”
劉禪道:“是嗎?樊尚書令,國庫是什麼情況?”
樊建道:“陛下,我國是小國,地少人稀。如今已經支援大將軍在漢中駐軍一年,再到今年,國庫確實有困難了。”
劉禪道:“有困難也得給啊,實在緊缺把少府的錢拿出來頂一頂也行,鐔愛卿!”鐔承於是出列。
鐔承,字公文,益州廣漢郡郪縣人,如今任職少府,掌管宮中庫房,宮庫收入為皇室專用,在非常時期可以用於國家開支。
鐔承道:“陛下。”
劉禪道:“國庫錢糧不夠,少府那邊務必補上國庫所缺,兩庫籌集完畢,速發漢中。”
鐔承道:“臣遵令。”
鐔承退下後,劉禪對諸葛瞻道:“諸葛愛卿,這樣總可以了吧。卿在成都持政一年,居然出現這種問題,實在令人不解,以後不要再出現這種問題了,明白了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諸葛瞻道:“臣明白了,臣一定速籌糧餉!”
之後,退朝。
沒想到皇帝居然站在姜維一邊,要求國庫和宮庫一同籌集糧餉,這讓諸葛瞻很意外,他本來希望藉機讓姜維撤兵,可這話還沒來得及說,話題就已經結束了。
諸葛瞻想了很久,怎麼也想不通。
於是到了午後,他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此時張紹、張遵、費恭、黃崇都聚在他身邊。
諸葛瞻飲了口茶,道:“明明我想給陛下說讓姜維班師回都,結果陛下馬上把少府搬出來頂著,就這樣把糧餉之事給壓下去了,這是什麼道理?”
見諸葛瞻不解,張紹道:“都護,其實今日之況,我已經想到了,而陛下也確實這麼做了。”
諸葛瞻道:“是嗎,那你說陛下為何要這麼做,為何總護著姜維。”
張紹道:“陛下沒有護著姜維,他這麼做其是為了大局。因為姜維是國家元帥,掌管中外軍事,麾下主力五、六萬人。而都護是國家內政主官,掌管尚書檯大小事務。他這麼做無非是想減少你二人之間潛在的矛盾。”
諸葛瞻道:“那就只能這樣了?姜維在外一年又一年,沒人管得了他。”
張遵道:“這就是陛下的主張。”
費恭道:“陛下就是想搞平衡,若都護堅持要打破平衡,實在太難。”
黃崇道:“如今都護是國家二號重臣,想取代姜維,缺少一個時機。”
諸葛瞻看著他,道:“黃兄,我就知道你有辦法,你直接說出來,什麼時機。”
黃崇道:“都護可知陛下最信任之人是誰?”
諸葛瞻想了片刻,道:“宦官黃皓!”
黃崇道:“沒錯,正是黃皓。姜維是外臣,你是皇親,而黃皓才是知己。”
諸葛瞻思索片刻,道:“那你的意思是,讓我疏通與黃皓的關係,由他來搞定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