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徵搖了搖頭,“管?怎麼管?”
“萬一這裡面有北梁的細作呢?”
“大多數知縣老爺,都是秉持著寧願毫無作為,也不能犯錯的原則,對這些難民沒有驅趕便已是大恩大德了!”
王春生嘆了口氣。
倒不是他聖母。
只是覺得,這些百姓能從邊關走到長寧縣,少說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
這說明。
北梁武卒入境已有一月的時間,卻始終未對慶牢關發動攻擊。
這說明了什麼?
北梁武卒沒有攻打慶牢關的實力嗎?
不是!
慶牢關並不是邊境關隘,而是邊關必經之路上的一個小關。
這裡的駐軍力量,想必連邊關的一半都沒有。
雖然地勢險峻,但只要北梁想攻,不出十天半個月還是能攻下的。
之所以未攻,只能說明北梁在等。
至於等什麼,王春生不清楚。
可能是在等來年開春,畢竟凜冬將至,北境地勢險峻,一旦山路被冰雪覆蓋,將寸步難行。
但距離凜冬少說還有月許的時間,完全足夠北梁武卒長驅直入,進入大康腹地了。
所以,這個可能性不大。
要麼就是在等大康的態度。
北梁周邊並不只有大康,還有西邊剛一統的戎狄,東邊也還有虎視眈眈的東夷國。
至於北梁北邊還有什麼,王春生不清楚,但就這兩個國家,也足夠北梁重視了。
大康雖然在走下坡路,但拼死一戰,讓北梁國力倒退個十幾年的能力還是有的。
所以,這次北梁很可能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是真的想覆滅大康。
那麼,如此說來。
朝廷肯定也能看出來這些門道,那位首輔大人雖然沽名釣譽,但絕不是庸才。
所以,朝廷有些權貴肯定會藉助這個機會,讓大康賠款,甚至是割地求和。
倒不是他們軟骨頭。
而是知道還威脅不到他們的地位,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大肆斂財一番?
有些人心中可沒有什麼國家的概念,只要自己有足夠的利益,誰當家做主,對他們來說無所謂。
王春生驚出了一身冷汗。
“不好,蕭天河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