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你真的要攔著我不放?”
葉傳奇有些吃驚,竟然自己無法擺脫方丈大師。
第一方丈乃是宗師強者,第二他有佔據了地理優勢,可以說閉著眼睛都能騰挪到自己想要到的地點。
“葉施主,上一次你我相遇,使得我受益匪淺。”
“既然如此,方丈是不是應該感激我。”葉傳奇知道現在還記得,那一次自己讓方丈大師頓悟入道。
此時此刻方丈大師可算是真正的宗師境。
“葉施主,正是因為你讓我頓悟,我才知道你的不凡,所以我更不能讓你。”方丈大師說道倒有一番道理。
“我發現現在的出家人,才是真正的鬼話連篇。”葉傳奇手中力量爆發,可惜在場圍觀人眾多,自己不能傷了其他人。
一旦傷了普通人,方丈大師肯定會暴怒,而且六扇門也會出手阻攔,甚至方丈大師會再次動用十八武僧。
葉傳奇再牛逼也無法一人力敵天下。
“葉施主,你可聽過一個故事。”
“老和尚,現在小爺我可沒有閒工夫聽你講故事。”葉傳奇倍感焦急。
“葉施主,你要你讓我把這個古寺講完,你聽完,我便可以今日不再出手。”方丈大師輕聲說道,但是手中力量加大,然後對著葉傳奇弘嚴的喊了一聲:“阿彌陀佛。”
“方丈請說。”葉傳奇知道自己無可奈何,除非不顧一切,可是現在並沒有到生死危機。
自己要動用屠夫刀?舍利子?還是黑影分身?
一旦在這種眾目睽睽之下,自己施展這樣的神奇能力,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從前有一位僧人要道謙外出參學,道謙不肯,後來宗元與他同往。
宗元曾告訴他說,有五件事別人不能幫忙:走路、吃飯、飢、渴、排洩。
有人問趙州禪師道:“怎樣參禪才能悟道?”趙州禪師聽後,站起來,說道:“我要去廁所小便。”趙州禪師走了兩步,停下來,又說道:“你看這麼一點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求法也如是,別人何嘗幫得上忙?言下道謙恍然大悟。
從前父子兩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親帶著兒子,同往一個地方作案。到那個地方時,父親故意把兒子關在人家衣櫥內,隨後就大喊捉賊,自個兒卻逃走了。兒子在情急之下,乃偽裝老鼠叫聲,才騙走了那人家的主人,終於逃了出來。
當他見著父親的時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親告訴他說,“這種功夫是在訓練你的機智,看你的應變能力,偷的功夫,而這種應變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別人是沒有辦法幫得上忙的。”
因為在禪師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紅的,柳不一定是綠的,他們從否定的層次去認識更深的境界。他們不用口舌之爭,超越語言,因而有更豐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語句,完全是在與迷妄的分別意識挑戰,以破除一般人對知識的執著。掃除迷妄分別的世界,使人進入一個更真、更美、更善的心靈境界。禪語是不合邏輯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禪語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說:我有一物,無頭、無臉、無名、無字、此是何物?神會介面答道:此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佛性。六祖不以為然,明明告訴你無名無字,什麼都不是,偏偏你又要指一個名字相(佛性)出來,這豈不是多餘。禪的教學是絕對否定一般分別意識;不容許意識分別來參雜其中。
在佛門中,被人們讚美為知識廣博的智閒禪師在參訪藥山禪師時,藥山問他:“什麼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智閒禪師愕然不能回答,於是盡焚所藏經書,到南陽耕種。有一天,當他在耕地時,鋤頭碰到石頭,鏗然一聲,而告頓悟。“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