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遊客爆滿,黃金大鯉魚出名
無論是穿村而過的小溪,還是村中那數百年樹齡的參天大樹,更或者是家家戶戶籬笆牆的小院,都讓這些整天在鋼鐵牢籠裡的城市人傻了:這樣的情景,除了電影上外,就是在夢裡才能見到的吧……
“啊,這裡太美了,我迫不及待要在這裡住下去了!”一個二十四五歲,扎著馬尾的清純女孩兒揹著揹包,張開了雙手跑向古屋…
“奧”隨著這女孩子的示範,跟在身後的遊客都像他一樣,紛紛張開雙手撲向村子。
這些遊客在村子的大街小巷裡轉悠,不是在籬笆牆的院子邊合影留念,就是徜徉在遮天蔽日的大樹樹蔭下。
那個最先跑進村子的女孩子,靠在數百年的大樹旁,眼神迷離的做出一種滄桑的歲月感,待到同伴幫著拍完照後,立即變了副開心的樣子,看了照片後覺得滿意,直接發上朋友圈和抖音。
隨後,又陸陸續續來了一波又一波遊客,在鄒子強,村長周承民以及數個熟知村中歷史的老人帶領下,在村裡沿著小巷參觀著。
毫無疑問,周家嶺村原本就很有一種古樸的味道,無論是村中小巷鋪著的青石板路,那一道道的痕跡,無一不是在說明這些石板的歷史痕跡。
還有圍著村子生長著一顆顆幾人和合抱粗的大樹,那巨大的樹幹和偶爾有幾顆壞死的被村民鋸掉了的大樹年輪,都是在訴說著大樹的歷史。
這一塊塊古樸痕跡的青石板,還有一顆顆大樹,這些城市裡來的遊客不禁為這周家嶺村村的歷史而驚歎。
當然了,更讓這些遊客感興趣的是一戶戶村民家的竹子籬笆小院,還有那氣派的贛派古建築,象徵著這裡曾經的富裕繁華。
在村裡轉了幾圈,基本上將景色不錯的地方都逛了個遍,還讓村裡的幾個老者向這些遊客講解了周家嶺村的歷史,讓這些遊客對於周家嶺村曾經的輝煌歷史都感嘆不已。
周家嶺村的遊客持續爆滿,一些村民聽說城裡人喜歡吃野菜、乾菜,就把晾曬的幹蘑菇、幹豆角、自制臘肉等農家乾貨特意拿到自家門口擺攤賣。剛開始不知道定什麼價,後來諮詢周孝弘,才標了一個讓他們不敢想象的高價。
但是城裡人一問價,卻一個勁的說便宜。遇到開車來的豪客,居然一個人就能把一戶農家的幹蘑菇全部買走。
這下子可把村裡人樂壞了。直呼大夥兒速來,到這裡的遊客人傻錢多,買不東西不但不講價,還特豪爽。說村頭的老寡婦採的蘑菇裡面居然有一根野靈芝,城裡的遊客在蘑菇價的基礎上,多給她五百塊錢。
有經驗的老人卻說虧了,說普通的野生靈芝可能不值錢,但咱們這邊的野生紫芝稀罕。幾百塊錢絕對給少了,說到底還是城裡的遊客精明。
靈芝的傳說太多,名聲甚至比人參都大,但是真正的價格卻不好說。周孝弘可是知道情況,他還親自賣過靈芝,還靠賣紫靈芝的錢把債務還了。
所以,在他小空間裡,也沒有錯過種植紫靈芝,主要是自己煉藥用的,不一定想著用它來賺大把的鈔票。一株人參,價格絕對勝過一大堆靈芝。
走在路上,周孝弘聽著在路邊擺攤村民的歡喜議論聲,心中頗為感慨。回到家裡已經有幾個月了,忙活很久,此時才算有一點改變家鄉的成就感。
周孝弘的峰梅農莊也開業了,這次不僅吳鎮長來了,就連林秘書也特意來捧場。
林秘書和吳鎮長帶人參觀了剛落成的水庫休閒遊樂中心,正式開業,隨行還有市電視臺派人採訪,拍照。
這是他們對周孝弘的支援,支援周孝弘的事業,也就是支援他們自己的事業。
只要周孝弘的事業做的越大,越有影響力,那對他們的政績也是一大亮點,相互促成對方。
周家水庫垂釣中心也有很多遊客光顧,最開心的莫過於鄒子強了,他充滿幹勁地主持旅遊投資公司的運營。
垂釣中心標的價格不便宜,全天五十元,半天三十元,釣上來的魚歸垂釣者。
免費提供竹椅、茶水、廁所、停車位。
最掙錢的還是屬大壩上那六棟小木屋和湖中心島上的竹樓,小木屋裡售賣零食,小吃,釣魚漁具,還有專門的休息房,雖然價格貴一點,但依然擋不住遊客們的熱情。
而遊覽船專案更是引來遊客們爭相追捧,或情侶,或親子游,在寬闊的湖面,悠閒的划著小船,盡情地享受這湖光山色帶來的美景。
累了還能直接劃到湖中央島上的竹樓裡歇息,喝杯山泉水泡的茶,吃著點心,看著藍天白雲,聽著鳥兒歡快的鳴叫聲,感受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無限樂趣。
看著自己的農莊一炮而紅,周孝弘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了,露出滿意的笑容。
可還沒來得及高興多久,周孝弘發現許多遊客三三兩兩都在往周家水庫那邊趕去,有的人嘴裡還不住朝同伴喊道:“快點,快點,晚了可就看不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