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繞過學校,繼續往山上走去,卻是一條泥濘馬路。
駱萬剛看著山下,指著山對面的道路道:“如果我們剛才走大路,就要走到那裡才能調頭過來,就繞遠了,走小路節約不少時間,你我一見如故,今天我就分享一個經驗給你,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隊要致富,都不能沿著國家的政策走,必須抄近路走捷徑。”
“總不能做違法的事?”黃昌文有些疑惑,不按國家政策走是什麼意思。
駱萬剛解釋道:“國家的政策是從大局出發的,如果我們有車走大路肯定快速方便,但具體到了某一個人,還得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看你的目標是什麼,比方說我們要走這裡就走小路快,如果是走對面,還得沿著大路……”
說到這裡,駱萬剛停了下來。
黃昌文道:“然後呢?”
駱萬剛想了一會,說道:“唉,讀書的時候不專心,畢業全都還給了老師,一時間想不起怎麼表達,我就這麼跟你說吧,小崗村你知道不?”
小崗村黃昌文當然知道,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天下之不韙,實施了大包乾,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也催生了全中國的土地承包制。
是黃昌文學習的物件。
“知道。”
“知道就好。”駱萬剛拍手道:“如果按國家的政策,他們肯定就不會幹土地承包到戶,肯定還在受窮,但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走了一條適合自己路,才成了全國數一數二的村莊,同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方說義烏大力發展小商品,義烏人四處經營推銷,現在也是聞名全國,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黃昌文點示表示同意,可這些都是成功的例子,就在全國而言,貴州都是數一數二的窮省,而下聯合又是窮省裡偏僻的一個小山村,想要發展起來,談何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起來很簡單的道理,要落實到實處,卻是萬難。
否則自從退伍回來到現在,他又怎麼會一直原地踏步,舉步維艱!
駱萬剛繼續說道:“所以兄弟,你們村要脫貧致富,還得找出一條特色之路,我有一個主意,不知道你願意聽不?”
“說來聽聽。”有出路,黃昌文當然是求之不得。
駱萬剛道:“說實在的,守著一畝三分地,要想致富,真是太難了,所以還得做生意,我現在有個想法,就是做辣椒生意,你把我們茅坡辣椒引過去之後,如果產量不錯,肯定有人要買你的辣椒種,你就可以和他簽訂協議,讓他必須優先賣給你,然後你再轉手拉到我們這裡來賣,從中賺取差價。”
黃昌文擔心道:“做生意我是一竅不通,又沒本錢,做虧了拿什麼補貼給鄉親?”
駱萬剛道:“由小及大嘛,一步一步的來,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現在做五金生意也找不了什麼錢,整天守著個小店也不是辦法,也打算進軍辣椒界,到時候我們可以合作,你收過來後可以直接賣給我,如果擔心沒有本金,我可以先給你墊上。”
“你的錢也是錢,如果你願意,到時候你過來收辣椒時,我幫著你。”
黃昌文還是擔心,即使駱萬剛願意墊錢,可賠了錢,不管是誰的,都令人心痛。
駱萬剛雖然有做辣椒生意的打算,可捨近求遠也不是他的作風,再說論辣椒質量,肯定是本地辣椒更好,笑道:“兄弟,我們換個思路,你們當地的辣椒讓其他辣椒販子買走了也是賣,你自己去收他們也是賣,與其把錢讓外人賺了,還不如自己賺,話我說到這點,其他的你自己想想。”
經他這麼一提,黃昌文又覺有道理,便道:“這事需要從長計議,先拿到辣椒種再說。”
駱萬剛道:“那是必須的,最起碼等你移栽成功以後,我們遵義辣椒的質量你是看到的,而你們本地辣椒是什麼樣還不好說,如果種出來的質量達不到標,收來也是賣不出去。”
黃昌文道:“說的在理,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駱萬剛哈哈一笑:“言重了,一會我寫個地址給你,我們可以書信往來,每一封信都編一個順序,以防郵政漏送,誤了大事。”
談話間,山堡已然到了眼前,駱萬剛指著道:“到了。”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