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唐徒 > 五十七章 彭城高會日置酒(四)

五十七章 彭城高會日置酒(四)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陳權想了想,站起身來尋了個遠一些的椅子,伸手入懷掏出了短刀放在桌上輕推了過去,然後便坐了過去。

”正是,正是大兄的刀,這刀上有銘文“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這是大兄上次離家時煉的,哦,我這也有”。說罷武雋同樣時伸手入懷掏出一把短刀,剛想遞過去,可看著陳權一臉的警惕,這才明白自己是失態了,搖頭輕笑了笑,把刀放在桌上,學著陳權的模樣推了過去。

“窮不失義,故士得已焉”。陳權接過了刀,仔細的看了下確是一個模樣的,那把刀自己佩了三年了,刀上每一處的紋飾都已是熟悉的,拔出來刀看向脊處,果然也有處銘文。好在這些年陳權也是看了些書,所以略想了一番便想到了出處,這是《孟子》裡的話。

原文是:“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恩,大兄字士義,我字士焉。不過此後大兄出仕,自改了“義”為“宜“。見陳權在那琢磨著,武雋忙說道。

陳權仔細又翻看了一番,才放回來刀,稍想了一番,也未等武雋詢問,便把與老道之事刨除自己的來歷餘下的盡說了。而武雋也把老道的過往一一向他道來。

彭城武家是則天皇后族人,李唐復辟後因祖上只是武氏遠親倒也未如何受牽連。老道是武家庶長子,母親只是個婢女,因而不算得重,代宗大曆十四年老道十五歲便離家闖蕩,並在四年後的“奉天之難”時投身軍伍,也是建立了些功業。此後雖是娶妻生子可也一直於邊鎮效力,直到貞元十七年吐蕃攻陷麟州之時,老道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擊。當時老道守著河濱關,正趕上妻子探訪,結果河濱關被圍得水洩不通。物資絕盡,亦無援軍之時,老道鬱悶之下酒後說了當效仿張巡死戰之言。等他酒醒後卻見妻子已是留了書信自盡了。而就在當日,大唐援軍便來了。

此後老道便離了軍中,把幼子託送回了彭城交予母親就入了道門。武雋是幼子,雖是繼室所出,可也是嫡子。其與武髦差了二十三歲,原本對這位名義上的兄長並不熟悉,只當一陌生人。世家親情淡薄,便是武髦之母和幼子後來都被武家逐至鄉下莊中,等武母過世後武髦之子同樣選擇了離家從軍,後被仇士良害死。

寶曆元年王智興誅殺堂兄武芳並欲盡誅武氏一族之時卻是老道迴轉打著從軍之時所結識的魏博節度使何進滔之名解了武家之難。總算是留下了武氏血脈。這也讓武雋感激不已並認下了這個長兄。也於此才念起了那個未見過幾面已死的侄子。人很奇怪,有時天天見卻是未必記得,可有時哪怕只是略見了幾次卻總也不能忘。武雋便是如此,已過了三十多年了,他竟愈發清晰的記住了侄子的模樣,也是因此才與陳權有了這一番會面。

聽了老道過往之事,陳權卻一點未覺輕鬆,反倒是眼鼻發酸心裡為之一堵。

就這麼的沉默了一陣,武雋打算留下陳權好好聊上一番,不過陳權卻是未敢多待,怕惹了懷疑,整理下心情言語了幾句便告辭了。

這次陳權收穫很大,不僅僅是因為獲知了老道的過往,還有就是他現在才知道自己忽略了趙景,竟沒有想到趙景書信給了武雋,既然如此怕是其他人也該是得了信的,只是不清楚這裡有沒有胡慶方。

——

“那高麗奴如何說的”?趙景關上了門,迫不及待的向自己派出的信使發問。

“回將軍,他說身為臣子自該忠誠朝廷,效忠天子。恩,沒了,就這些。”信使有些害怕,他在李見那裡沒得到好臉色,帶回來的話也都是些無用的套話,生怕近來喜怒無常的趙景拿他撒氣。

“哦??哈哈哈哈,好,果真是個反覆無常的高麗奴,此事成亦”。

喜歡唐徒請大家收藏:()唐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