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莫鶯的喜好偏重口,度兮兮晚些時間做飯的時候就放開了不少,打算做香菇尖椒煲仔飯給莫鶯嚐嚐鮮。
煲仔飯的種類主要有豆豉排骨飯、臘味飯、滑雞飯、黃鱔飯、田雞飯、鹹魚香肉飯等,正宗的要用絲苗香米,取其堅實細密晶瑩,口感好、滋味濃又易被湯汁浸爛。
度兮兮讓吃完能源石後格外興奮的2569陪著莫鶯聊天,自己來到廚房開始做秘製版香菇尖椒煲仔飯。
做煲仔飯不需要用電飯煲,度兮兮特意讓2569定製了一批星紀時代版本的砂鍋——容量更大!耐熱更強!最重要的是,價格不貴!
度·繼承億萬遺產·兮·便宜不佔王八蛋·兮:我就是這麼勤儉持家~
民以食為天,度兮兮之前生活的那個國家,米麵是主要的糧食,一日三餐基本上離不開它們。而煲仔飯,就是以米為基,料為蓋,烹煮之後焦香四溢,唇齒留香。
度家的祖上未曾接觸過煲仔飯的類別,為了學好煲仔飯,度兮兮當年特地前往煲仔飯流傳的地方,日日學,天天品,訪問了無數街頭的煲仔店鋪,連洗砂鍋都好好練了練,這才練就了煲砂鍋的好手藝。
度兮兮也是個人,即使煲仔飯她都很喜歡,最愛的卻是其中的香菇滑雞煲仔飯。一口吃下去,拌勻了醬汁的焦飯混合著香菇和嫩雞,咬下去的時候彈性十足,卻又足夠脆口,夾雜著煲仔飯鍋底被搗勻的鍋巴,口感新奇,很是美味。
只可惜,現在手頭上沒有雞肉了,倒是有幾顆小小的,不知被2569從哪個角落翻出來的香菇,度兮兮一合計,就把香菇滑雞煲仔飯改成香菇尖椒煲仔飯了。
雖說從半葷半素變成了全素,但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和正宗的煲仔飯相比,也不會遜色多少。
度兮兮拿起一隻小砂鍋,託在手上舉了舉,覺得這個重量很適合“身體孱弱”的自己。重量雖然不大,但是看起來卻要比度兮兮的腦袋大上一圈。
看來可以多裝一些米飯了。
絲苗香米是正宗煲仔飯必備的,但是星紀時代暫時還沒有出現絲苗香米的蹤跡,這裡食用的米,大多是文物局根據挖掘出來的基因自主培育的——繼承了大米優良基因的同時,不斷最佳化,使其口感更佳。
但要度兮兮說,他們最佳化基因的本領要是多放一點在研究菜譜上,就不至於把隨便一煮就能米香撲鼻的優質大米,活生生,變成堪比小石子兒的存在。
度兮兮把提前泡在清水裡的大米撈出來,放入底部刷了一層油的砂鍋裡,蓋上蓋子,小心地放在一旁的火爐上。
是的,度兮兮讓2569去定製砂鍋的同時,還讓它定製了一批小火爐。
電子鍋很智慧,但度兮兮總覺得用高科技做出來的美食缺少了它們的靈魂,現在要做美味的煲仔飯,自然也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小火爐“咻咻咻”地冒著藍黃色的火苗,度兮兮一邊關注著火苗的大小,一邊盯著砂鍋裡面的米飯情況,等米飯將熟未熟,表面露出一個個小氣孔的時候,度兮兮開啟了鍋蓋,把提前切好的香菇片和醃製過的尖椒段兒一片片碼了進去。
原本度兮兮想用青椒的,但是想到莫鶯還挺喜歡那種痛辣的感覺,就轉而選擇了尖椒。尖椒要比青椒辣上不少,經過醃製之後鹹與辣可以慢慢中和,讓辣不至於特別辣,鹹不至於特別鹹。
而且等尖椒和香菇在蒸煮的過程中流出的汁水會流入米飯之中,將鹹辣混入米飯,更添一份滋味兒。
一般做煲仔飯的老師傅都會自己調好料汁,在煲仔飯六七成熟的時候倒進去,發出“滋滋啦啦”的響聲,這也是煲仔飯的一大特色。
但度兮兮嫌麻煩,乾脆就用食材自己流出的汁水充當料汁,讓它在蒸煮的過程中自己“滋滋啦啦”。
除了這“滋滋啦啦”的響聲,煲仔飯的另一特色,就是鍋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脆鍋巴。這些脆鍋巴的產生可不是個容易活兒,需要做煲仔飯的人有相當的經驗,還需要這個砂鍋本身條件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