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這一下雖然聽清楚了,但是也有點懵了,四千塊我的天,我養一胎豬仔才賺這麼點錢!
不過出乎意料的,她沒有叫陳默把錢拿出來上交,而是語重心長地道:“你馬上也快要考大學了,你弟也準備要讀中專,都要花很多的錢,這錢你自己保管好,別胡亂花錢知道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爸老媽漸漸改變了些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陳默也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
“媽,我知道了!”
~~~~~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大年初一。大年初一也叫正月初一,苗語翻譯為“月一天一年”意為新年的第一個月第一天的意思,雖然翻譯後讀起來有點拗口,但實際上用苗語說的時候很好聽的。
大年初二為“天二年。”
大年初三為“天三年。”
一直到大年初十為“天十年。”
初十之後,從十一開始的天數稱呼中就不帶年了,為天十一、天十二……到最後天三十一。
苗語其實挺有意思的,它的讀法有點有時跟漢語背道而行,有點類似於英語的讀法,大多數語句是倒著讀的。
比如漢語中稱呼豬的腦袋為“豬頭”,但是苗族稱為“頭豬”;漢語中“豬尾巴”在苗語中為“尾巴豬。”;漢語說吃豬肉,苗語說吃肉豬等。
在苗語中,“天一年”也就是大年初一中的“一”其實有雙重含義,做數詞的時候,跟字面上的意思一樣,表示第一個數。
當表示動詞的時候,當地人都流行去“趕年”,這時候那個“一”就是“趕”的意思!
而“趕年”一般指在初一到初三左右這一段時間去城裡的這種行為活動。意思跟“趕場”、“趕集”意思差不多,到初四之後去城裡就不叫趕年了,非趕集日去的話叫去街上,趕集日間隔五天一次)去城裡叫趕集或者趕場,當地一般叫趕場。
趕年一般比較純粹,不像趕場主要目的是去城裡上做交易,而趕年主要是去吃喝玩樂,去享受的。
一大早的,陳默還沒起床,門外就來了一群走家串戶拜年的半大小孩,嘴裡還唸唸有詞:“拜年拜年,不送粑粑就送錢!”
走到誰家,誰家就得開門迎接,但大多數人家都習慣送些糖果,粑粑和那種大個大個的鞭炮,送錢的很少,就算有送錢的基本都只送給一塊兩塊,不像有的地方,最少都給十塊八塊的。
陳默趕忙爬起來,一群小孩看到陳默出來,齊聲喊道:“小默哥,我們來你家拜年了,祝你新年快樂!”
一共來了九個小孩,有兩個說話奶聲奶氣的,聽起來有些搞笑。
“謝謝!謝謝大家!”
“哥哥也祝大家新年快樂!”
“哥哥,我爸爸說你昨天打牌贏了好多錢,我們給你拜年有紅包嗎?”
陳默一愣,哈哈笑道:“有有有,所有人都有,一個個來,都排好隊了!”
陳默回房間拿了一疊錢出來,還好昨晚打牌贏了好多一塊五塊的零錢,為了看起來更壯觀,陳默全部發一塊一塊的,每個人發十張。
小孩子們看到給了這麼多張錢,一個個都樂得不行,但就在孩子們舉著手裡的錢爭相著表示自己也有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道不怎麼合群的聲音。
只聽著其中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嘟囔著說“介個補細紅包,紅包細紅色的,我要紅色的紅包!”
喜歡超級財富玩家請大家收藏:()超級財富玩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