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想要出城破壞明軍攻城進度的清軍竟然連城門都出不去,每次聚集在城門口都會被城下大量的明軍火炮轟散。
對此,清軍自然有應對的辦法,那就是將自己的重型火炮放置在城牆上,然後瞄準明軍的火炮陣地,殺傷明軍的炮兵力量。
只不過明軍火炮佈置在城外,空間十分寬闊,數量又多。
清軍火炮很難對明軍的火炮陣地造成有效的殺傷,反而一開炮就暴露了己方的位置。
於是明軍便將火炮集中起來攻擊清軍的火炮,往往清軍火炮開不了幾炮就會被明軍集火,然後連帶著炮手、火炮一起被轟上天。
一連兩三天,每次都是這樣,打到最後,清軍已經沒人敢出城襲擊明軍的攻城營地,還有明軍修築起的土堤了。
倒不是這些清軍和八旗兵畏戰了,而是明軍的火力太過兇猛,而城門狹窄,又不足以讓大軍快速出城擺開陣型,所以清軍都不願意出城送死了。
就連放在城牆上的炮手和大量火炮也因為明軍的集火而損失慘重,以至於最後竟武人敢操炮射向明軍。
他們都害怕自己一開炮,明軍就利用各種直射、曲射火力回以迎頭痛擊,城牆上地方狹窄,明軍的炮彈襲來,他們可沒有辦法躲避。
甚至就連火炮附近的守城清軍都會主動攔住炮手不要他們操炮,以免遭到明軍的炮火還擊,殃及池魚。
就這樣明軍得以安心建造攻城器械,修築攻城營地和圍城土堤。
第四天,北風呼嘯,明軍擺開架勢,主要聚集在城南,嚴陣以待,在朱慈烺的命令下準備向盛京,也就是瀋陽進攻。
“將士們,幾十年了,瀋陽陷落幾十年了,我大明終於又回來了,我軍人數六萬有餘,而城內的清軍僅僅只有兩萬多人,其中還有一些人是剛剛應徵入伍的。”
“六萬對兩萬,優勢在我,天命在我們這邊,今天就是蟎清的末日,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天下的和平,今天一定要蕩平瀋陽城中的韃子。”
只見朱慈烺站在一處土臺上,高舉一把鑲嵌滿寶石、黃金的天子劍,說出這些激勵將士們的話。
“掃平敵軍,蕩平瀋陽城!”
數萬大軍站在朱慈烺的面前,用力揮舞手中的刀槍劍戟,響應朱慈烺的話。
他們幾萬人追隨朱慈烺來到遼東,為的不就是徹底打敗蟎清,然後得勝而歸,班師回朝嗎。
這裡天寒地凍,冬季寸草不生,寒風呼嘯,夜晚站在外面幾乎能把人凍死,他們自然樂得趕緊打敗敵軍,然後回到京城。
再加上一路上都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所以明軍將士們紛紛對清軍產生了輕視的心理,自然此刻朱慈烺稍微一激勵,他們便士氣高昂,恨不得衝進去趕緊把一個個蟎洲人拖出來剁了。
“嗯,士氣可用。”朱慈烺一臉欣慰地看著面前的明軍將士們。
“出兵。”
只見朱慈烺大手一揮,明軍將士便陸續往瀋陽城下趕。
當然,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一定是海量的攻城器械,衝車、盾車、雲梯,諸如此類的東西數不勝數。
與此同時,站在瀋陽城樓上的多爾袞、代善以及諸蟎洲貴族在看到山呼海嘯一般殺來的明軍後,對視一眼,便互相嘆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