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三四萬可以禦敵之兵,到那時,我韃清進退自如,不管是守衛京城,還是退守關外全都沒問題。”
說到這裡,多爾袞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彷彿已經做好了和明軍大戰的準備一樣。
“此舉可否保我母子平安?宗廟社稷無憂?”多爾袞話音一落,布木布泰便問。
她畢竟只是個女人,腦子裡想的還是自己和孩子居多。
“太后放心,就算失敗,我們也一定能平安回到遼東。”多爾袞保證道。
就在多爾袞回答完布木布泰後,代善卻又站起來說。
“諸位,如今是我蟎清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希望大家不要自私,把家中所藏兵器、鎧甲、金銀盡數貢獻出來。”
“咱們的榮華富貴只有打贏了戰爭,打下了天下才有價值,否則不過是過眼雲煙,風一吹就散了。”
原來代善是站出來動員諸貴族們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來,不要再藏著掖著了。
蟎洲貴族們在幾十年的明清戰爭中獲利甚多,每次清軍一入關都會擄掠到大批的財富和人口,這些貴族們幾十年來憑藉著戰爭的繳獲,甚至過上了明朝貴族們一樣的生活。
今天他們把自己的家底拿出來,一定會是一筆極為恐怖的數字。
“我和禮親王先做出表率,我多爾袞獻白銀十萬兩。”聽到代善動員眾人的話,多爾袞深知只有一個人先做出表率,才能讓別人跟著做,於是一馬當先站出來宣佈自己要捐獻白銀十萬兩。
如今他是叔父攝政王,掌握朝廷大權,這麼做其實不過是左手倒右手罷了。
不過看來蟎洲王公貴族們就是吃他這一套,見多爾袞站出來第一個拿銀子了,也紛紛三萬、五萬的捐獻起來。
如果朱慈烺站在這裡,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感嘆道,要是當年京城的皇親國戚們肯站出來做個表率,隨便拿個幾萬兩銀子,崇禎又豈會落到煤山上上吊的下場。
不要覺得幾萬兩銀子很多,這個年代普通農家全年的收入大概是一戶不到十兩,這還是比較富裕的農家呢。
明末是王朝末世,貧富分化到了極點,那些皇親國戚們那一個拔根毛出來不值個幾千兩銀子,就算捐獻幾萬兩白銀出來,對他們而言也算不了什麼。
除非一下子要掏十萬以上,那才叫傷筋動骨呢。
事實上,十萬兩白銀,這也是多爾袞的全部積蓄了,他不是個守財奴,雖然身經百戰,繳獲過無數的戰利品,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還經常封賞他。
可他為了籠絡人心,經常將戰利品和賞賜分給自己的部下,而且他也不樂於經營自己的財產,所以手頭上全部的錢就這十萬兩白銀了。
躲在簾子後面的布木布泰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心想,看來進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還是有些作用的。
或許,這京城能守住,福臨能在這裡繼續當韃清皇帝也未可知。
等到這次朝會結束後,京城各處便燃起了煙火,不過不是尋常百姓家的煙火,而是兵部、軍械局、鐵匠鋪的煙火。
為了給軍隊打造盔甲、刀劍、箭矢,還有鐵蒺藜、拒馬等城防工具,京城大大小小的作坊,不論官民,全都開動起來。
其中大多數都是為了新充入綠營的兵丁而打造的,畢竟他們是新補充進來的,之前沒有武器、鎧甲,所以需要臨時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