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阿布奈絕望之時,忽的從兩旁小巷中殺出一隻披堅執銳的漢人步卒。
“大王勿慌,博爾果來也。”阿布奈回頭一看,原來是博爾果帶著自己訓練的漢人青壯來了。
看到這一幕,阿布奈心想還是博爾果懂我,這些漢人青壯就該這個時候拉出來當炮灰。
只不過終究是可惜了,阿布奈本來是打算將這些漢人青壯當做進攻時吸引清軍火力的炮灰,萬萬沒想到竟然用在了這裡。
不過也還好,總比讓這些傢伙在一旁看戲,自己被清軍追殺要好得多,阿布奈是這麼想的。
眼見自己的去路被一群武裝起來的漢人青壯阻擋,那隊八旗驍騎二話不說便亂砍亂殺,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將那些漢人青壯殺的四散逃命。
那些青壯畢竟只是阿布奈拉出來當吸引火力的炮灰,雖然訓練了幾天,可頂多知道在戰場上該聽說的話,有什麼事該找誰而已。
他們既沒有武藝,也沒有袍澤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想要他們和八旗驍騎對戰,就算做夢也不看能。
不過他們還是有價值的,他們的死為阿布奈爭取了時間。
等到這隊八旗驍騎殺散這些漢人青壯時,阿布奈和博爾果這些人早就逃地無影無蹤了。
他們胯下的蒙古馬雖然體格不甚高大,身體不太健壯,但耐力卻是東亞最好的,再加上馬背上的騎手裝備很輕。
這些人一路上以衝鋒的姿態奔向城外,不一會兒的功夫就來到了城外。
這個時候阿布奈才有喘息之機,他伏在馬背上大口大口的喘氣,一邊對博爾果說“統計一下多少人出來了。”
阿布奈之所以沒有讓博爾果統計死傷者,是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留在城中沒有及時跑出來的,想都不用想,肯定死定了。
所以只要統計一下有多少人出來了,就可以知道此次戰損幾何。
博爾果得令後帶上一班騎手巡視大軍,點了一下人頭,這才發現竟足足有七八千草原騎兵留在城中,與之一併留在城中沒有出來的還有五千漢人青壯。
再加上一些受重傷的人,阿布奈這次算是戰損八千兵力,損失了炮灰五千人。
“唉,早知道就不來了。”阿布奈十分懊悔地說。
他萬萬想不到蟎清主力全被濟爾哈朗、多鐸、多爾袞等人帶出去了,竟然還會有如此之多的兵力。
關鍵是戰鬥力還這麼強,輕而易舉地就將他麾下的草原騎兵擊潰了。
阿布奈這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父汗當初會被皇太極殺的片甲不留,最後死在戰場上。
其實不僅僅是因為蟎洲八旗兵的戰鬥力強,再強也強不過餵飽了的明軍邊軍。
關鍵還是阿布奈這些兵,全都是些整日馳騁在草原上的輕騎兵,手拿短矛、馬刀、弓箭,身穿皮衣頭戴氈帽。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