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聯盟攻伐
若是說這天下為一個巨大的國家機器,那帝王就是操控機器的持有者,眾生就如機器上的零件,在她的手心中轉動。
正如螞蟻形成巨大的王國,各司其職。樓蘭與蟻國的區別只在於,東萊波是實權皇帝,而不是被架空的,名義上的,可悲的蟻後。
正如群臣沒有方法阻止漢武帝遠徵西域,沒有辦法阻止平陽公主李昭登上皇位,樓蘭的諸位臣女也未能阻止東萊波要遠徵拜占庭的心。
孤的心中,不僅有樓蘭的百姓,更有遠在拜占庭的臣民。
“在拜占庭,我們的姐妹,與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同為女性,她們卻依舊在被男人壓迫,被隨意買賣,沒有人權…告訴孤,你們,甘心嗎,甘心看同胞們幫被無能低賤的男人壓迫嗎?”
東萊波站在朝堂之上,面對著臣女們,冷漠地發問。
底下一片寂靜。
她們,自然不願意看男人踩在女人的頭上,即使是在另一個遠在千裡之外的地方。
更何況,女兒何不帶吳鈎,收取荊山五十州?試問哪個人年輕的時候心中沒有滿腔的熱血,想要遠徵西域,為國效忠?
之前群臣勸東萊波不出兵攻伐不過是因為拜占庭國力太強,樓蘭又連續經歷了幾場戰爭需要休養生息。貿然進攻只怕會得不償失。可現如今,幾年過去,樓蘭早已恢複了先王全盛時期的實力水準,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同皇又承諾出兵,出糧草,出人才,鼎力支援樓蘭的徵戰。
兩帝共同意願發展一場戰爭,那這場戰爭就將以勢不可擋的力量伴隨著滾滾的歷史洪流推進。無論成敗,戰爭都將在野心與仇恨中孕育而出。
在東萊波執掌的朝代,好戰熱血,民風彪悍的樓蘭人終於等到了他們出籠的時刻。
也是在這一年,樓蘭的歷史開始走向最鼎盛的大一統輝煌時代。東萊波在接下來一年裡的功績,被後世歷史學家稱呼為“比肩堯舜,功過漢武。”
這百年間,樓蘭與大同共同進入了黃金歲月。
又是一場春雨落下,萬物生長,與舒適適宜的氣節相比,樓蘭卻是進入了緊張的戰時狀態。
樓蘭王與同皇的聯盟由兩國使者正式簽訂。來自大同的使者是同皇李昭的幼女,李婉。
李婉年不過十歲,還是個娃娃。在她來之前,東萊波還在心裡犯嘀咕,義母怎麼會派這麼小的孩子來出使西域?
要知道,伊循與長安相隔千裡,來樓蘭的路,不說是跋山涉水,也算是要歷經重重險阻。不是一個孩子能輕易受得了的。皇女身嬌體貴,小小年紀怎麼能受這種苦,萬一夭折了怎麼辦?那她樓蘭可擔待不起。
況且自古以來只有成年的皇子,皇女出使他國,一個孩子出使,還是前所未有的稀罕事。
負責接見使臣的官員也頗為不滿,不滿十歲的孩子,怎能作為一國的象徵與代表?這樣來,只會表現樓蘭的輕視和同朝帝王對戰事的不甚在意。
有甚者,一些官員甚至準備了許多小玩意兒,用來哄孩子。
東萊波對此不知可否。在男權社會下,女人都能當皇帝,更何況孩子當使臣呢?她相信,義母李昭不會怠慢自己。
等見到太平公主李婉時,東萊波終於明白了李昭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