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也是巧了,外婆又來看她,卻看到她沒去上學,入冬了,還穿著表哥淘換下來的奧特曼舊T恤,踩的塑膠涼鞋,不住哆嗦著,站在寒風裡幫姑姑賣滷肉冷盤。
外婆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抱走她,跟她爸吵了三天,最後還給了她爸五千塊錢,才把她帶走。
其實外婆很窮,外婆家在貧瘠閉塞的山區小鎮,坐三輪摩托去縣城都得在山路上顛倆小時,她小時家裡甚至用了兩年的柴灶才換蜂窩煤爐。又過了兩年,外婆經人介紹去鎮中學食堂燒菜,看中商機,花光半生所有積蓄盤下一間小賣部,領著她做起小生意了,家裡才有那種煤氣罐使。
那時她還沒發病,雖然家裡沒什麼錢,但和外婆相依為命、努力掙錢生活的日子,卻那麼有盼頭、那麼幸福。
灶膛內火光漸起,映得她的面龐忽明忽暗。她想念外婆,又漸漸想到姚家如今的窘狀,心想,姚爺爺這官兒指定保不住了,她得儘快想法子掙錢,否則兩人恐怕很快會流落街頭。
鍋裡的水沸了,她把粥放在竹蒸架熱,一抬頭,忽然看到吊在窗子下的竹籃子裡還剩兩顆雞蛋,她又踮著腳取了下來,留了一顆,另一顆攪成蛋液,撒點鹽,做了碗水蒸蛋一起進鍋,正好給姚爺爺補充營養。
這時,正好外頭傳來國子監早課的鐘聲,鐺鐺鐺敲得很急,還有不少遲到的太學生們像受驚亂竄的猢猻似的,嗷嗷叫著飛快地跑過了姚家門口。
“完了完了,快遲到了!”
“今兒還是朱大餅的課,真倒黴!”
“跑…跑不動了…拉我一把…我朝食都沒吃呢……”
姚如意聽著這一串飛過牆頭的哀嚎,還偷偷開啟門縫往外瞅了一眼,只看到從門前呼哧呼喘、狼狽不堪往門內衝去的幾名學子的背影。
她眼眸中漸漸現出一點興味兒:好熟悉的叫喚聲,真親切,說起來姚家的“學區房”有這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豈不是天賜的緣分?
除了在小賣部裡幫忙就是在醫院掙命的姚如意也別無所長,不如重操舊業。
不過……現下她沒什麼本錢進貨,更無容錯的餘地,還是先賣點簡單的、成本不高的試試水為好。
她低頭盯著掌心中的紅皮雞蛋,心裡萌生了一個主意。
回屋後,她盯著姚啟釗吃下熱粥蛋羹並服下今日的湯藥,又坐在床榻邊,耐著性子逐一回答他天馬行空、反反覆覆的絮絮問詢,總算等到他漸漸眼皮打架,終是精神不擠又沉入黑甜夢鄉。
伍氏幫著從醫館抓來的湯藥添了不少寧神之物,姚爺爺又是大病初癒元氣未復,白日裡大半時辰都也還在榻上昏睡。
姚如意還看到另一張方上寫著每半月要去醫館針灸泡藥浴,用來疏通中風後頭腦中淤堵的血脈。
她穿過來已十幾日,算起來,大概再過兩日便要帶姚爺爺去針灸推拿一回了。伍氏之前也帶姚爺爺去過,她還把藥錢都墊付了。
姚如意把這件事默默記在心裡,以後掙了錢要把這筆錢也還上。
待姚爺爺鼻息綿長漸漸熟睡,她拖了兩張椅子抵在榻前權當圍欄,這才準備出門去——她要採買好些東西。
從那亂七八糟的雜物房翻出個輪子都鬆了的手推土車子,連同紛揚的灰塵一起奮力拖拽出來,還把姚如意嗆得連連咳嗽。
這土車子剛剛掃地時她就看見了,雖破舊了些,但幸好還沒散架。姚如意蹲在那兒搗鼓了半天,總算把那輪子重新卡緊,擦了乾淨,便懷念地握住車把手,一個用力便推出院門去。
這樣的小車,外婆以前也有一個。
小時侯,她跟著外婆去鄉下收花生,回家時外婆便會將她和花生都裝進大大的籮筐裡,用這種兩輪土車子推回家。
她便翹著腳坐在花生堆裡,吹著田野的風,一路剝花生吃。
想著舊事,她推車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