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長公主離開李家後,祖母都會發火,某次我聽她和嬤嬤說…早晚讓她去見母親…”
李淑妃面色慘白。
剛聽到這個秘密時,她的年紀不大,嚇得走不動路,更恐怖的是,她一轉身看見嬤嬤站在她身後,表情陰森可怖。
之後,每次到祖母院中請安,她面上待自己慈愛祥和,她卻注意到慈祥表面下的冰冷殺意。
所以她拼了命的搶到入宮的機會,直覺告訴她,如果不進宮,她會死在祖母手中。
她不明白,她是祖母嫡親的孫女,就算聽見了不該聽見的,還會出賣祖母不成?祖母為什麼要對親孫女起殺意?
進宮後她明白了,敢殺皇后的人,豈會被區區血緣約束?從此,她對李家死了心,但也沒想過到昭淑大長公主面前舉報祖母。
昭淑大長公主知曉生母死亡的真相,必不會放過祖母,說不得遷怒李家,連帶遷怒她這個李家的女兒。
生下旭兒後,她更束手束腳,她需要李家的力量護著旭兒平安長大,不會夭折在襁褓中。
李淑妃內心冷笑:因為祖母知曉,有了孩子她的顧忌就多了,不會做出背叛李家的行為。
但她身邊的人仍然會監視她,向祖母彙報她的一舉一動。
她今日見福康郡主,訊息一定會傳到宮外,傳到祖母耳中。
但她管不了那麼多,她唯有一個選擇。
“郡主殿下,祖母毒殺了姑祖母。”
皇宮層層防護,姑祖母深受裕安帝寵愛,能不知不覺殺死皇宮的,似乎只有毒殺?
“淑妃,你覺得你說出這樣的話,本郡主會放過李家嗎?”
“郡主殿下,我請您來時,就已做好死掉的決心。”
李家和她的命不重要,旭兒平安即可。
裴寶珠於她對視半晌:“你說阿孃未死,有什麼依據?”
福康知曉姑祖母的死因,李淑妃心裡閃過這個念頭。
她長長吁出一口氣。
李家的結局註定和王家一樣,不,李家的下場會比王家更慘烈。
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大長公主離世前幾日,秘密進宮了一趟,她和陛下交談了很長時間,雖不知他們說了什麼,但大長公主臉上帶了輕鬆。”
李淑妃看了眼裴寶珠,後者若有所思,她繼續道:“之後我求見了陛下,他似乎心情也頗為舒暢。”
“幾日後,昭淑大長公主病逝的訊息傳進宮,陛下大怒,處死了戴院首。”李淑妃垂眸,“不光如此,戴家家財全部沒收,男人充軍,女子為妓,這種處罰稱得上過火。”
裴寶珠點頭:“本郡主記得當時朝中有不少人請表哥三思。”
她因為阿孃離世,即使知曉戴院首的家人無辜,還是袖手旁觀。
“我趁亂調查過,李家在宮裡的人手和戴院首接觸過,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陛下和大長公主那次打算除掉祖母。”
“可是戴院首臨陣背叛,他們被祖母擺了一道,昭淑大長公主只有假死脫身,順勢給祖母施加壓力。”
“你怎肯定阿孃沒死?”
就算她能證明阿孃和表哥一起對付越娥,這不代表阿孃活著。
“大長公主死後,陛下只有憤怒,沒有傷心。”李淑妃抬頭:“郡主殿下,我陪伴陛下多年,可以從他的情緒中辨別出很多。”
這也是她選擇幫陛下給皇后下藥的原因。
她不做,王貴妃的罪名就不是巫蠱皇后,而是殘害宮妃,而主角就是她。
“郡主殿下,雖然我不知道大長公主身在何方,但陛下他…一定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