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工一臉古怪地抬頭望向我,充滿戒備地問我道:“這東西是姑娘從什麼地方得來的?”
“這是祖傳之寶。”
聽到這話,小天工的表情才放鬆下來,說道:“哦·····原來如此。”
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麼,轉身神神秘秘地向裡屋踱步而去,不消一會兒,他抱著一個冬瓜大小的匣子出來了。我看著匣子裝飾精美考究不凡,心想裡面肯定裝著啥了不得的東西。
只見他用手指好一陣靈巧地撥弄一番,速度快到旁人根本看不清具體細節。外面一層大的箱子啪地一聲被開啟來,這時我才注意到裡面竟還有一個小箱子,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俄羅斯套娃,感覺非常神奇。“魯班鎖!”吳祿在一旁驚叫起來,小天工向他投去一計讚許的眼神,解釋道:這個匣子的原理確實與魯班鎖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接著又按照一定的方位和次序去撥弄裡面的小匣子,一番操作下來,終於順利開啟了其中的暗格。他抽出了其中的東西抖了抖,我才看清楚那是什麼,竟是一本藍皮破舊的古書!要是沒認錯的話,上面寫著三個繁體大字:魯、班、經。
看到書的那一霎間,突然覺得哪兒有點不對勁,但我又說不上來,猛然抬起頭來,只見吳祿突然給我使了個眼色,果然有蹊蹺!
小天工說:“這可是一本奇書,當年老天工傳給我的。你手串的這種製造工藝太獨特了,恐怕這世上大多數工匠看了,都說不上個所以然來。但我好像在在這本書上的哪個地方見到過······但在哪兒呢······到底在哪兒呢······”他邊說邊焦急地用手把書翻弄得嘩嘩作響。
我連忙說:“不用著急、不用著急,慢慢找。”
終於,他停下了動作,激動不已地指著書上的某個地方,大聲道:“就是這兒!”
“書上說······”他緊張地咂巴咂巴嘴唇:“書上說這是一種古老的宮廷御用的秘法,會此法的工匠寥寥無幾······可真沒想到李隆基的宮中就藏著一位了!”小天工興奮得兩眼放光,這讓我不禁催促他接著往下說。
他連聲道:“好、好······它是透過一種特殊的方法,把貴金屬提煉加工成一些小小的細珠和纏繞的細絲,然後用顆粒焊接的辦法將一顆顆一根根的珠絲手工焊上去,綹成一個整體。最後,用一種特殊的膠黏在玳瑁兩側,把整條手串拼接起來。”
“那到底要怎麼修復呢?”
“關鍵就是在這個膠身上,手串其他部分都完好無損,所以只要有膠就行了。”
“那趕緊用膠粘上不就行了。”
“哪有這麼容易!想配成這種歷經一千多年依舊有效的膠簡直難如登天啊,需得有一錢南海鮫人淚,配五錢極品阿膠,外加千歲蘭的紅果三枚,然後研磨成粉,混入崑崙山脈瑤池深處冰泉水調成膠狀,方可製得。”
我聽得直咂舌,隨即搖搖頭說:“不幹、不幹,穩虧不賺啊。”
小天工哈哈笑道:“我還是把配方寫個條兒你裝著吧,萬一哪天你想不開要去試著配一下,也好有個憑據,哈哈~”
我一臉菜色地把字條兒隨手揣進了兜裡,然後就跟小天工告了別,他叫我有空常來坐坐,我想他一定是故意的。
出來之後,我立刻問吳祿,他剛才使得眼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忘記了嗎?《魯班經》呀,小時候你家老太爺給我們講過的。”吳祿正努力地試圖換起我的回憶來,我停下來腳步細細思索著,突然猛拍腦門,總算想起來了。
的確,小時候我家太爺給我們將民間故事,說過這本書。相傳這《魯班經》是由魯班親自創作,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記載的是機關,暗器,和各種用於建築的工匠之法;而下冊記載的卻是巫術,符咒,和各種害人陰損的法子。魯班臨終前遺言,該書只能看上冊不能看下冊,如有,必定會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可惜,後世的徒子徒孫不聽勸告,繼續根據下冊之法謀財害命、接連闖下彌天大禍……再後來,這本書就被禁了,一直失傳到如今。
現在想想,小天工手裡的那本古籍破損的模樣,而且分明是上下兩冊!我的冷汗“唰”地一下就下來了。
喜歡探秘者說請大家收藏:()探秘者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