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他也夠理清思緒、整理好心情了,被農戶呵斥時,表情也算平靜。
他離開江南府前,已經送了信去上京,這一路也留有記號,等父親發現問題後,自然會派人把他救回去。
他只要沉下心來暗中蟄伏,慢慢等下去,總有來日,到時再一一清算。
秦明燁躺在鋪滿稻草的土床上,逼著自己忽視周圍的髒亂環境,深吸一口氣,閉眼緩緩睡去。
沈新可不知道秦明燁心存的美好幻想,此刻他正和府中一眾官員商議軍隊出行之事。
聖旨八百裡加急已經到了興仁府,距離容枝府只剩不到十日的路程,等安排好三府之事,沈新也得趕回昭平縣。
“各處清點的如何了?”
“稟主公,糧食、兵器、軍需用品都已按數量準備妥當。”
“目前軍中儲存糧食百萬擔以上,已有五萬擔糧草整裝完畢,容枝府一萬、廣安府和平洲府各有兩萬,菜幹、肉幹、果幹全都有。”馮七起身稟告道。
“已準備好的軍需有:近戰兵器長矛、短刀各制萬件,弓弩三千張,箭矢三十萬支,甲冑萬件、盾牌三千張……”
此次北上最多能帶一萬精兵,第一批軍需倒是夠了。
“不錯。”沈新應了一聲,叮囑道,“將士在外打仗流血拼命,絕不能讓他們有後顧之憂,各色裝備一定要準備齊全。”
“是,大人。”分管軍需的主管們齊齊應聲。
開完例會,沈新又召集了幾位軍事幕僚,帶兵將軍一起討論北上路線,以及他走之後的作戰路線。
“主公,下臣以為此一去當從容枝府出發,過平洲府、興仁府、江陵府、唐陽府、嘉陵府、文華府六府,最後抵達上京城。”蘇陽秋率先開口。
“興仁府、江陵府、唐陽府、嘉陵府四府兵力薄弱,援軍離得也遠,到時就算有人通風報信,於大局也無傷大雅。”
在場之人細細思索,夏興候又問:“主公此行打算花多長時間?”
“三個月內必達上京。”沈新沉聲回,“這條路線時間正好。”
“等大軍開拔三日後,鄒高義、馮七與明長各自率領三千人馬出發,伺機奪取樂平府、崇慶府、永濟府,與唐陽府、嘉陵府成縱橫聯合之勢,構造防線,守望相助。”
沈新拿著兵旗,一個又一個放在指定位置,連成直線。
“樂平府佔據黃伏河這道天險,又距河東路只有一日路程,河東路駐軍兩萬,易守難攻,我軍也不曾有水上作戰經驗,此戰難打。”莊開濟出言。
“這倒不怕。”明長出聲解釋,“軍中有水上演戲經驗,還有新戰艦相助,此戰定能大勝。”
“佔領近十座府城,治理守城之人至少要五十人,諸君有何推薦?”秦寧出聲問。
……
細細推敲每一條路線,反複推理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直至月亮高懸,雙眼通紅,神色興奮,在沈新多番催促下眾人才紛紛離開。
夜深人靜,沈新和秦寧做完運動說著小話。
“瞧著他們比我們還要興奮。”沈新感嘆道。
“雖說下定了決心跟咱們起事,但一個不小心就是抄家滅九族的大罪,精神緊張自然希望早日功成。”秦寧輕聲回道。
沈新“嗯”了一聲,拍著秦寧的後背,陷入夢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日,朝廷的特使終於到了,段玉誠也換上了往日的將軍甲冑,滿臉正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三軍統帥段玉誠,以少勝多大破西晉,斬將獲俘,開拓疆土,居功甚偉,封為一等忠勇侯,特遣禦史大夫監軍,即日率領大軍班師回朝,欽此。”
“臣,段玉誠遵旨。”
計特使說了一籮筐的好話誇贊段玉誠,收了話頭後,看向站在後側的鐘長貴,冷哼一聲,“段將軍,快把此等無能之人拿下,帶回去交由陛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