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49章 投奔 風浪重重。
餘村長雖然心裡不信, 但明面上還是要給足縣令大人面子,他率先跪下,感激涕零道:“多謝縣令大人。”
“起來吧。”沈新又說道, “找兩個年輕漢子, 給我們介紹介紹村中情況。”
“是, 大人。”餘有銀回頭喊了一聲, “大海,大山,過來。”
趁著兩人過來的功夫,餘有銀介紹道, “這是小老兒的大兒子和二兒子, 自小在村裡長大, 很瞭解村中要事。”
餘大海和餘大山個子相差不多, 大約五尺五寸,面板黑紅, 但餘大海右眉尾有顆黑痣。
“拜見縣令大人。”餘大海和餘大山走近後再次跪下來行禮,面色稍顯拘謹。
“起來吧。”沈新嘴角微勾, “先去田裡看看。”
“是,大人。”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東走去,車夫和於木棗留在了原地。
“大哥,到嘴的鴨子就這麼飛了?”路二勇盯著坐在騾車上的於木棗, 眼裡全是憋屈。
“不然咋辦。”路大勇握了握拳, “縣令都已經開了金口,咱們只能認栽。”
路二勇臉上明明暗暗, 言語裡都是不甘心:“大哥,不然我們…”
“閉嘴,那些人也是你能招惹的。”路大勇狠狠瞪了他一眼, 轉身向村長走去。
八月份的水稻呈現規規整整的綠色,但珍漁村的稻田明顯稀疏,下垂的稻穗也幹癟得多,沈新站直身子問道:“村裡現在有多少畝地?種的都是水稻嗎?”
“加起來一共二百多畝,回大人的話,都種的水稻。”餘大海回答。
二百多畝,人均一畝地多一點,沈新環顧一週,問道:“所有的土地都在這裡了?”
“是。”餘大山點了點頭。
沈新又往前走了兩步問:“一畝地能産多少擔糧食?”
餘大海猶豫了一下,回答道:“一年可收兩茬稻米,一畝地加起來一共能收兩擔稻米。”
去年昭平縣的田産秋稅是一畝三鬥,交完田稅只剩八十多斤糧食,一年是一百六十斤糧食。
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男人一天最少吃兩斤米,耕地又是重體力活,怎麼算都不夠吃啊。
“拿把鋤頭。”沈新說。
“大人,給。”餘大山連忙遞了過去。
沈新接過鋤頭,蹲在地上開始刨土。
許主薄葉超勇等人面面相覷,手不知道往哪裡擺,只能蹲下來看著沈新的動作。
土質鬆散,表面有淺色斑塊,道邊植被葉片發黃枯萎,確實是鹽堿地,這塊地適合種棉花,沈新心中有了計較,又問:“附近水源有幾處?如何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