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沈新笑著問:“你要不要把木炭拿回去點?”
王三柱猶豫一會兒,眼裡閃過掙紮,還是搖頭道:“不行,東家的東西,我怎好白要。”
他也想過買一些,但是家裡有柴火,花錢買不劃算。
沈新隨口說:“也不多給你,拿一斤回去試試自己燒的木炭效果怎麼樣。”
王三柱感激道:“好,謝謝東家。”
沈新擺了擺手,二人把木炭放在背簍運回沈家院子。
秦寧正在蕩鞦韆,看到人影,立馬從鞦韆上下來。
又心虛似的瞄了沈新一眼。
沈新裝做沒看見,進了堂屋把工錢結給王三柱,說:“你明天休息一天,後天再來。”
他也得積攢積攢木材。
王三柱不住地點頭,雙手接過銅錢,仔細地數了數,“好,謝謝東家。”
碼好黑炭,儲藏空餘的空間也不多了。
屋後面從村長那買的房子一直沒動,雖然有些破敗,但是牆體完整,還有鐵鎖,放木炭還是綽綽有餘的。
沈新又把木炭往後面的屋子裡搬,搬了一半,兩隻手掌都變得黑黢黢的。
沈新邊搓手邊說:“家裡以後做飯燒木炭吧。”
木炭煙霧和灰塵更少,耐燒且焦油含量低,烹飪出來的食物更健康。
這金貴東西哪能亂用?秦寧抬頭,委婉道:“木炭還是留著冬日裡賣錢吧,家中柴火夠用,缺了去後山撿也不費功夫。”
要是家裡有地還可以用稻草做柴火。
沈新回道:“家裡的木炭快放不下了,用了能節省不少地方,而且木炭耐燒消耗少。”
“據說木炭燒飯比柴火燒飯更好吃一點,我們也可以驗證驗證。”
好吃這一原因打動了秦寧,他眼角彎彎,“好,晚上就用。”
又說:“相公,試試新做的布靴。”
“謝謝,看上去很不錯。”沈新擦幹了手,接過黑色的鞋子,問:“兩周前不是才給我做了一雙鞋,這麼快又給我做了?”
說著,沈新坐了下來,把靴子套在腳上,靴筒延伸至到小腿中部,穿上一會兒就悶熱不已。
秦寧解釋道:“這是冬天的布靴,不是之前的布鞋,這個更保暖。”
沈新伸手摸了摸布邊,沒什麼厚度,他斟酌道:“這鞋子冬天有點薄吧。”
書中還寫今年冬天還有雪災,靠薄薄的兩層布怎麼扛過去,穿著這鞋一腳紮進雪裡肯定是透心涼。
秦寧猶豫地問:“薄嗎?這裡有兩層棉布呢,鞋底還是厚厚的麻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