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吾,叫張媽過來一下。”
隨即聽見外面吾吾的聲音回道:
“好的少爺。”
吾吾果然就沒走遠,一直在這附近轉悠著呢。這個門房管事當得還真是不稱職啊。
有事找張媽,這是呂韓小時候的習慣,只是後來九兒和吾吾他們進府後分擔了張媽的工作。
呂韓不知道張媽會不會縫紉,但他知道就算張媽不會,她也知道要到哪裡去找會的人。
張媽帶著一紅一銀兩團紗走了,臨走之時呂韓叮囑張媽一定要找可靠的人來做,張媽面帶微笑,一臉找張媽你放心的表情。呂韓這才稍微安心了一點。畢竟這和雲雀劍不同,這可是名副其實的贓物。
雖然叫張媽,但人家也才三十多歲,是呂家第二代的下人之一,第一代已經去養老了,九兒和吾吾他們第三代還不成熟,所以呂家下人還是以第二代為主。
這第二代的來歷呂韓不清楚,畢竟那時呂韓還小,既然是當年爺爺親自招進來的那必定是可以信任之人。
第二代一共十八人,一個總管,兩個丫鬟,一個廚子,一個花匠,一個採買,四個雜役,一個庫房,五個護院。但呂韓怎麼算都是十六人,和爺爺的一本舊筆記中記載的人數對不上,還少兩人。
而且呂韓還發現,這第二代下人和其他大戶家的下人很不一樣。
呂韓這些年也沒少去其他幾家大戶拜訪,其他人家的家丁基本都儀表堂堂,身強體健,有家教有禮貌。
而呂家第二代下人真的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什麼人都有,他們除了當著呂韓面尊稱一聲少爺之外,背地裡喝酒賭錢傳閒話,小偷小摸什麼都幹。實在是沒有什麼下人的樣子。
甚至呂韓好幾次看見總管對負責採買的老劉頭恭敬有加,說起這個採買的老劉頭是呂府裡絕對的第一閒人。
呂府的採買什麼都不用管,有專人會定時定點定量的把全府上下的吃穿用度從一個後門送進來,然後四個雜役接收入庫。
全程和老劉頭一點關係都沒有。倒是經常看見老劉頭拎了個酒葫蘆府裡府外地瞎溜達,跟誰都能聊上兩句。
老劉頭還有個孫子夏城。沒人知道為什麼劉老頭的孫子不姓劉,也沒人敢問。
只知道夏城是個老實孩子,對,他就是個孩子,第二代下人中年齡最小,比呂韓小兩歲和吾吾同年,十年前入府時兩歲,現在是呂府的庫房管事。
“少爺好!”
看見呂韓來到庫房,夏城急忙從桌子後面站起來,打著招呼。
“少爺要找什麼東西嗎,我來找。”
夏城對這個庫房太熟悉了,可以說他這兩年把所有時間都扔在了這個庫房裡了,白皙的面板是常年不曬太陽造成的,好在庫房裡的東西要搬來搬去的,身體還算強健。
呂韓一抬頭,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庫房。
自從呂韓知道吾吾他們是羽的成員之後,對第二代的來歷和能力有了些興趣,這第二代是代替老去的第一代來加強呂府安全,保證紅五月事件不會重演,但這些年來呂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所以呂韓對他們基本一無所知。
呂韓低頭仔細分析著,不知不覺地就走到這裡。呂府庫房。
庫房和呂韓的不入齋不同,不入齋是專門收藏書籍的,而庫房裡什麼都有。庫房位於呂府的中心地帶,面積比不入齋大得多,不同的是庫房有三層,其中兩層在地下。
五十年前,御氣宗在這裡經營了十年,基本上是把整個宗門都搬過來了。呂府雖大但同時住一千人還是做不到的,那就得加蓋房屋,破城一役,御氣宗地上建築毀傷殆盡但地下的建築還多有儲存。
呂韓在庫房一層閒逛著,夏城跟在身後,拿著賬本和筆時刻準備記錄。
夏城是第二代裡唯一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張媽說來也算是認真負責的人,但前提是你得找得到她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城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庫房門前櫃檯後一坐,每日庫房進了多少,什麼東西,出了多少,誰拿的,什麼時辰拿的,他都會一一記在賬本上。雖然只有十二歲,但夏城把庫房管理得井然有序。
但最開始也不是這樣的。呂子木失蹤之後庫房就來越來越亂。兩年前夏城接手庫房的工作,在這之前庫房是沒人管的,誰想拿什麼都行,成堆的東西堆在一層,地下的那二層都沒辦法進去,鎖死的門鑰匙都丟了。
金銀與蔬菜同筐,衣褲和刀劍一櫃,要找個東西那叫一個費勁,後來下人們都習慣了,沒有的東西不從庫房找了,直接從呂府後門進新的用完直接堆到庫房。這讓呂府的庫房東西越來越多,儼然有庫房變垃圾房的趨勢。
後來夏城接手後把這些東西整理入冊,這才有了現在的呂家庫房。
一層多是,蔬菜瓜果換季衣物,笙管笛簫兵器用具,銀槍長刀金銀禮品。半年前慶祝呂韓進入御物之境時收的禮品都堆放在這裡。絕大多數是沒有拆開過的,萬一北城中誰家有個婚喪嫁娶,這些還是要送出去的。
呂家沒有賬房,這庫房代替了賬房的職責,離門口最近的一排貨架上赫然擺滿了金銀,這些下人誰都可以來取並無限制。
用呂子木的話講,這些都是挖礦的伴生品多的是。但並沒有多少人取用,在北城裡用錢的地方還真不多。所以這些下人們沒事就幾千兩幾千兩的賭錢。
喜歡御靈殿請大家收藏:()御靈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