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時間想得太多,理不清頭緒,問宮嬤嬤說:“嬤嬤以為呢?”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虛。”宮嬤嬤也心存懷疑,不過並未下論斷。
“我想見一見譚側妃。”顧清涵說。也許她能從譚側妃那裡得到有用的訊息,這件事她總覺得蹊蹺。
顧清涵輕裝簡從的出宮,端王府因元碩之事,府上一片素縞,沒有一絲喜氣。與端王說明來意後,顧清涵見到被關在柴房的譚側妃,她很冷靜,沒有哭鬧,坐在柴堆上望著破爛的窗戶。聽到開門聲,才朝門口看了一眼,見到顧清涵來吃了一驚,行了一個大禮。
“皇后娘娘。”譚側妃拜道。
“府上的事本宮已經聽說了,本宮今天來想聽一聽側妃的話。”顧清涵說明來意。
譚側妃苦笑一聲:“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所有證據都指向臣妾。”謀害王爺的子嗣和王妃,她哪裡還有活路?
“本宮想過這件事的前後走勢,不相信是側妃你做的。”顧清涵說。
譚側妃不可置信的喃喃道:“娘娘真的相信臣妾?”
“本宮信你。”顧清涵肯定道。
“臣妾因生下庶長子,在府上一直小心翼翼。王妃出身書香門第的申家,家世根基雄厚,又是皇家一品王妃,臣妾怎敢害王妃?王妃端莊賢淑,知書達理,將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她心善,哪怕遊氏再得意鬧騰,仗著王爺寵愛很行霸道,也未起過害人之心。儘管臣妾生下長子,王妃也沒有苛待臣妾,害臣妾的孩子。臣妾與遊氏相處多年,也明白她的為人,她頂多小打小鬧一番,從未使過毒計。況且王妃身體康健,怎會突然發瘋,又突然死了?臣妾想不明白,明明什麼都沒做,為何證據都指向臣妾,說臣妾害了三公子和王妃。”譚側妃說道。王妃死了,遊側妃倒了,她是最後的贏家,被懷疑也在情理之中。但府上三個女人都倒了,對誰有好處?
“本宮暫時幫不了你,只能保你性命,以後你要小心。”顧清涵說。
譚側妃絕處逢生,感激得再次跪下,叩首謝恩說:“臣妾謝皇后娘娘。”
回宮後,顧清涵見元胤時,將心中的猜想說給他聽。“妾身今日見過譚側妃了,她所想的與妾身相差無幾。況且她害了王妃和元碩之後,並不能保證王妃之位一定是她的囊中之物,遊側妃有寵,成功的機會更大。”
元胤並未注意端王府的事,聽顧清涵講述之前,只當是府上妻妾爭寵的手段,現在想來確實有蹊蹺。
“妾身想不出是誰在背後操控。”雖然所有的罪證都指向譚側妃,但她相信譚側妃是無辜的。“妾身想保譚側妃一命,也許能釣出後面的大魚。”但願不是她想多了。
之後,譚側妃被端王休棄,貶為庶人,她為自己選了一條路,帶著兒女離開端王府,她出家為尼,兒女養在孃家。“譚庶人說,這已是最好的結局,她讓奴婢代她謝過娘娘。”琉光回宮後對顧清涵說道。
她現在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也許以後會水落石出。
進宮後的第一個年很快過了,十多天顧清涵悶悶不樂,元宵燈節那日,元胤抽出時間陪她出宮看燈會。兩人換了常服,如尋常夫妻一般在大街上閒逛。元宵燈會人多,元胤牢牢握住顧清涵的手,以防她走丟了。各種花燈映入眼簾,顧清涵只覺目不暇接,過年期間的頹喪之氣一掃而光:“我還沒好好看過雒陽城,今天真熱鬧,不知平日裡是什麼樣子。”
元胤撩開擋在面前的兔子燈,對顧清涵說:“喜歡的話為夫可多陪你出來走走。”
顧清涵興致很高,小販賣的燈都很漂亮。“皇上以前經常出宮嗎?”
“小時候經常出來,後來就不常出宮了。”雒陽的大街小巷他十分熟悉,那時他被壓制,常讓高見陪著出宮散心。
元胤帶著顧清涵在雒陽城閒逛,買了一盞蓮花形的河燈準備去河邊放了。顧清涵點燃燈芯,看著沿河兩岸數之不盡的青年男女,對元胤說:“這麼多許願的人,你說上天真的能聽到嗎?”
元胤笑道:“信則靈,不信則虛,放河燈也是圖個樂呵。”
夫妻兩個走到河邊,將河燈放入河中,顧清涵看著河燈飄遠,她盼了這麼久,也不知今年能不能實現。“別傻了,帶你去猜燈謎,看看你學得怎樣。”元胤知她心中所想,帶著她去熱鬧喜慶的地方。
猜燈謎一文錢一次,連續猜中十次可拿回所花的錢,猜中二十個有小獎品,若是連續猜對五十個,可將攤主今夜所賺的錢全部拿走。顧清涵覺得好玩,坐在攤前認真猜謎。兩年來看的各類書籍不少,反應機敏,攤主每說一個,她能迅速猜出謎底。顧清涵毫不費勁的猜了五十個,最後一個稍難,一共四句詩,猜一成語,謎底是心想事成。
攤主苦著臉奉上今夜所賺的錢,還得說道:“祝夫人心想事成。”
顧清涵笑著推拒,她本就鬧著玩:“攤主賺錢不易,猜燈謎就圖個樂子,這些錢你收下,你祝我心想事成,已經足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攤主擺了大半夜的攤,聽了顧清涵的話,雖有不捨,但仍將錢送到她手裡:“做生意講究誠信,我說到做到,夫人不必推辭。”
顧清涵徵詢元胤的意見,元胤幫她接了,說:“既然攤主都這麼說了,你就收下。想幫攤主的話,以後多照顧他的生意就是。”
面前的年輕夫妻貴氣不凡,攤主猜想兩位大有來歷,忙說道:“這位相公說得是,以後夫人多照顧小老兒的生意就是。小老兒姓張,在西市口做小本生意,賣香燭和各類花燈。”
顧清涵同意元胤的做法:“好,就這麼說定了。”
顧清涵拿著贏來的銅錢,問元胤說:“這些錢怎麼花?”
元胤想起當年最喜歡去的一家餛飩攤,說:“帶你去吃好東西。”
顧清涵跟著元胤七彎八拐,走進一條僻靜的衚衕,今夜元宵,來吃餛飩的人少,元胤要了兩碗大份餛飩,一碗不要蔥。老闆娘應聲去煮餛飩,元胤抽了三雙筷子到店裡舀沸水沖洗了,回來將筷子擺在各自面前。
餛飩攤的老闆娘熟絡的問道:“大兄弟好久沒來了,這位漂亮夫人是你媳婦兒?”
“是啊,有些時候也沒來了,這幾年忙著做生意賺錢娶媳婦兒,這不一回雒陽就來照顧大嫂的生意了?”元胤此時平易近人,不像是高高在上的冷酷帝王。
老闆娘笑道:“大兄弟真會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