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先發西瓜了。
最後,八連有五分之一的男生沒領到,臉上掛著“零食分到你恰好沒了”的尷尬笑容。
分到西瓜的也有些不自然,說到底還是“區別感”作祟。
團體被“持瓜與否”切割成兩派,彼此間呈現出不同,從而缺少群眾認同的安全感。
楊曙、成浩、二班班長路南都沒領西瓜,但不受尷尬光環影響。
他們屬於群眾,卻又區別於群眾。
“這次是我的問題,西瓜準備少了,明天一定給大家補上!”
成浩真摯開口,微微躬身:
“天太熱了,希望大家體諒一下。”
同學們連連表示沒關係,畢竟吃了人家的。
“太破費了,一次管夠了浩哥。”
“對啊,大家都是同學,你又不欠我們的。”
“謝謝浩哥,回頭請你喝水。”
教官也表示意思一下行了,有心意便可。
目的實現的成浩爽朗一笑
“那不行,這次沒請全連隊不算,明天必須給大家補上!
“至於消費能有幾個錢啊,西瓜而已,再請兩個月也承擔得起,我辦事看的是同學情。”
話音落下,眾同學紛紛叫好,不管真心或恭維,總之面子上過得去。
最後,成浩看向楊曙,笑呵呵說
“班長啊,我這人就是愛交朋友,也想服務同學們,你別有其他想法嗷。”
【丫的,正式競選必是我票數多,這就叫鋪墊!】
“哦。”
楊曙一臉無所謂,正班長?
抱歉,毫無興趣呢,一天下來嘎嘎累,你愛當就爭去唄。
這種人煩得很,明明與你不相干,非要樹立成假想敵。
屬於是鹹吃蘿蔔淡操心。
楊曙歸隊,趕在吹哨前坐下休息,卻見視野中出現一抹紅色。
“楊曙同學,輪我餵你。”
小富婆手中的西瓜只剩一半,形似對摺後的小扇形,規整又奇怪。
“不是,這形狀怎麼啃出來的?”
“一口一口。”
“……”
可以,很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