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可能會有人覺得伏羲和烈山兩人,是為了證道混元,而投機取巧,走捷徑。
但在摩柯眼中,分明就是這兩位,不滿足於用法則證道的方式,來突破混元境。
而後又成功找到了一條更好的,前路更平坦的大道,並且順利的走了上去。
不過經過伏羲和女媧的事情後,摩柯的心態已經變得十分平和了,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再出現心態失衡的情況了。
但要說心中沒有一點感想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兩位一經證道,就達到了摩柯努力了許久,才有如今境界的地步。
不過摩柯再轉念一想,這兩位名揚洪荒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凡人。
而且摩柯只用了他們十分之一的修煉時間,但境界卻和他們相同,甚至還要高出一些。
從這一點上來看,摩柯應該驕傲才是,根本用不著去羨慕他們。
而且摩柯還有一位道境的老師,可以指點摩柯修煉,從這一點上來看,摩柯日後未必就不能保證,自己的道行一直是領先於伏羲和烈山的!
摩柯想到這些,不由得覺得自己的有些好笑,自己什麼時候這麼在乎這些了?
默唸幾遍佛經,將這些紛雜的念頭,從識海中驅散出去,這才繼續觀察烈山的舉動,看他準備如何證道。
……
卻說人族之中,儒法傳播開來,只用了短短百年時間,便做到了人盡皆知,弟子遍地的程度。
而能做到這一步,除了因為烈山的身份之外,還有就是現在的時局,給了儒法大行其道的基礎。
這個基礎便是魔族肆虐,到處散播魔修功法,攪得普通人族都沒辦法正常生活了。
而面對魔族,仙佛神三家修士雖然也能解決,但魔功的容易上手和容易上癮的特性,他們根本沒辦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但儒修功法就可以徹底解決兩個問題,讓你變成正常人!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儒修功法受到人族追捧,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仙佛神三家修士,哪怕心中知道原因,卻也沒有辦法輕易接受。
可是他們對於這種情況,完全是無計可施的狀態,心中恨極了儒法,恨它搶了自己潛在的弟子,但又沒有本事和儒法爭一爭。
但接下來烈山的動作,更是讓他們失去了和儒法爭鋒的資格!
烈山立了儒教,並且以他人族地皇的身份,將儒教和人道氣運繫結。
從此之後,儒教弟子不僅不會受到人道氣運的壓制,反而可以藉助人道氣運進行修煉!
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仙佛神三家新入門的弟子,因為這一點而叛逃離開,轉身加入了儒教的懷抱。
遠在枯榮天的摩柯,看到這一個情況後,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
按照儒教這種發展趨勢,再這樣下去,他們這麼折騰一番,幾乎分不到多少氣運,就像是打了一場白工一樣!
於是乎,摩柯當即出聲,讓阿水和歲木兩人回來,免得接下來遭遇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