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證道後,將共主之位傳給了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少昊。
從此之後,人族共主皆出軒轅氏,也是因為這一點,軒轅才能以凡人的身份,在火雲洞中佔據一席之地。
不然的話,哪怕他是人皇,在火雲洞中也不見得會有多高的地位。
畢竟能住進的火雲洞,都是人族大賢,而且就軒轅的輩分最低,這些老人也不見得會給軒轅面子。
而少昊對人族最大的功績,便是發展繁榮了華夏早期文化鳳文化為華夏族文明奠定堅實基礎。
但光憑這點功績,根本不足以讓少昊證道五帝,可誰讓人家有個好父親呢?
在軒轅暗中幫助下,少昊勉勉強強得到了不少功德,又經崆峒印立下正統,這才成為了五帝之首。
也因為少昊自己都是靠著軒轅幫忙,才證道五帝的,所以作為帝師的廣成子,根本沒有得到多少功德,最終還是沒能突破準聖。
這讓元始天尊大為惱怒,畢竟他再怎麼偏愛廣成子,也不可能在他接二連三都沒有突破的情況下,依舊偏心於他。
不過引起元始天尊發怒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下一位五帝之師,被截教無當奪走了!
元始天尊立馬就聯想到此前通天幫伏羲一事,心中暗道不妙,兩人的交易絕對不可能只是一尊帝師!
事實也不出元始天尊所料,從顓頊開始,連線三位五帝之師,都是截教弟子!
這一點,不只是讓元始天尊心中警鈴大作,便是老子也不想看到截教在人族勢大。
而為了阻止截教,元始天尊再一次叩響了八景宮的殿門。
話說回來!
而少昊在證道之前,又將共主交給了他的兒子顓頊。
不過顓頊的本事要比他老子少昊強一些,沒有依靠長輩,在軒轅的基礎上,真正的統一了人族各大部落,將人族各地分立九州,以及制定了曆法。
顓頊證道後,也想將共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奈何他兩個兒子窮蟬、崇伯,都不是聰慧之人,不足以擔任共主。
無奈之下,顓頊只好將共主交給了他的侄兒高辛,如此一來,帝位還是在他們軒轅一系中流傳。
高辛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頗有地皇烈山仁德之風。
而且高辛瞭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為老百姓著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
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使得兆民誠服,可以說是自五帝以來,最受人族推崇的共主。
也正是因為這份功績,讓高辛順利的證道五帝,飛昇入住火雲洞。
而作為帝師的無當,也藉著兩位五帝的功德,成功的突破了準聖,成為了截教第二位準聖!
高辛證道之前,將人族共主的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堯。
堯是個極節儉的人族領袖,他冬穿獸皮,夏穿麻衣,從不穿絹,他住自己修葺的茅屋,吃自己種的五穀,他的衣服都是妻子做的,甚至他吃的菜也是妻兒子女種的。
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仁德教化天下,以致如今的都城平陽,成為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