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地壇就在太學隔壁山巔,是太學師生舉行重大活動,祭告天地的地方。
天地壇上有大懸鐘,凡有祭祀,必敲鐘以告天地。
而天地間有大事發生,懸鐘也會生感應而自鳴。
從一響到九響,單數為大祥大慶,雙數為大災大孽。
此時大半夜裡,懸鐘忽然響了起來,太學師生全都悚然而驚,卻默然無聲地聽著,想知道這懸鐘究竟會響幾聲。
……
平陽縣外破廟中。
陳元摹寫《太極圖說》已經到尾聲,隨著最後一句“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寫完,整篇文章發著金光浮在他眼前,浩然之氣向心凝聚,拱衛在旁,如同帝王升座一般。
這就好了?
陳元不確定地看著眼前的文章,從剛才的動靜來看,他明白這篇文章比《義衡經》要強,可能不能壓住魔猿,他卻不敢肯定。
只是眼下也沒有別的法子,只是試試看了。
他用精神引導著這篇《太極圖說》往自己心神中收斂過去。
很快那聲桀驁的咆哮再次襲來,《太極圖說》只輕輕地搖盪一陣,很快沉入心神。
咆哮聲不甘的又響了幾次,可是絲毫無法撼動《太極圖說》,最終沉寂下來。
完了?
陳元有點驚訝,他還以為兩者會有場驚天動地的爭鬥,沒想到竟然這麼平靜無波的完成了。
那魔猿也太慫了吧。
……
太學。
眾人翹首聽著懸鐘連響了九次,全都沸騰起來。
九是單數,自然是吉慶。
可能讓懸鐘自鳴九次的吉慶,他們別說見過,連聽都沒聽過。
眾人下意識地就想去找大宗師解惑,剛回身,卻發現皓首蒼髯,身形魁偉的大宗師已經出現在院門口。
那名面容和氣的宗師許伯陽,以及嚴肅的宗師魏清光連忙趕到大宗師身邊。
“先生,懸鐘九響,弟子聞所未聞,還請先生解惑。”
魏清光問道。
魏清光是大宗師親傳弟子,同出儒門紫陽儒一脈,而許伯陽卻走的是儒門伯安儒的路子。
雖然道路不同,但彼此還算融洽,而且大宗師是整個儒門魁首,夙為儒士欽服。
大宗師道:“上一次懸鐘九響,還是伯安聖人顯化法相的時候,已經是五百年前的事了。”
許伯陽和魏清光全都一驚,急道:“先生的意思是…”
大宗師面色沉重,點點頭說道:“沒錯,天下又有新的通天傳承出世,給我取一份人榜來。”
立即有太學生跑去取最新的人榜。
大周皇朝為加強對江湖的控制,派龍驤衛探查江湖情況,設天地人三榜,分別記錄法身,法相和通竅境高手。
如果有誰走出新路,建立新的通天傳承,最有可能在人榜中產生。
剛離開的太學生很快又跑了回來,大宗師接過人榜,帶著魏清光和許伯陽走到屋內,開始從頭檢閱。
大宗師先把儒門的弟子排除。
儒門弟子中雖然有不少俊傑,可他了解他們的情況,他們不是那等能開一代之先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