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不要再殺人了!”
隨著咔嚓一聲,又一個斗大的人頭掉落在自己的面前,即便是杜畿這樣的意志堅定、膽色過人之輩,臉色也是變得相當難看。
任何一個人,被人當著自己的面連著砍掉三十幾個下屬之後,能像杜畿這樣站著,而不是跪下求饒,已經非常難得了。
看著散落在地上的那些屍體,杜畿心裡面也是異常悲憤,這被殺之人都是他從之前任上帶到河東的屬吏,本來還想著一起建功立業,卻沒想到全都落得一個客死異鄉的結果。
就在兩年前在關中與秦誼相遇之後,杜畿也是上了秦誼的賊船,這兩年時間裡,先是在上郡和司隸安置關中難民,而隨著河東白波軍招安在劉協東歸途中損失殆盡,剩餘的力量也被秦誼擠出朝廷之後,杜畿也是被任命為河東太守,為秦誼打理這麼一個大郡。
不過杜畿的上任之旅卻並不順暢,首先便是原先的河東太守王邑不願意交接,所幸秦誼任命的司隸校尉鍾繇非常強硬,最後把王邑氣得帶著印綬跑去了雒陽。
然後杜畿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又發生了二袁和曹操聯盟的事情,正當杜畿在郡中調集民夫物資,把他們送到黎陽前線時,河東卻是爆發了一場叛亂——以河東衛氏成員衛固和範氏成員範先為首的叛亂。
河東衛氏和範氏,可是河東一等一的名門,以前王邑在位的時候,也是需要多多諮詢他們的意見,並將這兩個人任命成了郡掾,這兩人可以說是絕對的地頭蛇。
所以這個叛亂也是把杜畿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整個太守府被一網打盡,然後杜畿的手下被範先給殺了一個乾淨。
“杜府君,你應該感到慶幸,如果不是阿固認識你的話,現在你的人頭也早已經落在地上了!”範先也是想要殺杜畿的,不過杜畿之前在遊學河東的時候,曾經和衛固認識,所以衛固網開一面,給他留了一條命。
“河東衛氏不是歡迎秦太尉入主河東的嗎?伯儒都已經入朝為官了,你又是何苦造反呢?”秦誼來河東之前,也是和河東名門們接觸過,河東名門也是持支援態度,像是衛固的族兄衛覬衛伯儒便進入了秦誼的幕府,卻沒想到衛固竟然坐了反賊。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更何況人呢?我不喜歡過那種有拘束的生活,更想著自由自在!至少袁本初比秦文合看著更和我的胃口!現在秦誼遭受三路圍攻,肯定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伯侯,咱們是老朋友了,我再給你一個機會,要麼死,要麼跟著我們幹!”衛固知道杜畿是有大才的,所以也是想著招攬杜畿為自己所用。
杜畿看了一眼地上的同僚屍首,終於也是向衛固拜了一下:“杜畿願效命!”
————
“我要見張明廷!”
當河東變天的時候,弘農郡澠池縣,縣丞賈逵也是疾馳到縣令張琰所在的軍營之中,求見縣令張琰。
賈逵雖然也是河東望族出身,到他這一代已經非常破敗,甚至連冬天的棉褲也沒有。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後只好穿著柳孚的褲子走了。
所以儘管也是一個歷史名人,但是卻沒有引起秦誼的注意,畢竟現在秦誼也是走上層路線的。
其實引起秦誼的注意,對賈逵來說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可是生了賈充這麼一個好兒子,後來又有了賈南風這麼一個好孫女。
於是和郝昭一樣,賈逵也沒被秦誼第一時間挖掘出來,而是慢慢的在那裡磨資歷,隨著段煨入朝之後,賈逵也是來到弘農澠池縣做縣丞。
因為之前關中大亂,各路官員手底下都是有點兒兵力,縣令張琰也是聚集三千之眾自保。當時澠池縣的臨時治所在蠡城,城塹不固,所以張琰一直都在自己的軍營中,倒是縣丞賈逵在蠡城辦公。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二袁和曹操聯盟討伐秦誼,遠在弘農的澠池縣也是有些不穩,賈逵也是發現縣中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要造反。賈逵手底下人不多,於是便想到藉助張琰手下的三千兵來鎮壓叛亂,這才來到張琰的大營之中搬救兵。
“賈縣丞稍等一下,張明廷正在營中會見使者!”而張琰手下的小兵卻是攔住了賈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