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打啊!”
就在陳國變天,在新任陳國相袁渙的帶領下歸順雒陽朝廷的時候,在幷州上黨郡,反政府武裝已經和大漢政府軍展開激戰。
由袁紹手下大將麴義率領的三萬大軍,也是沿著連綿長達三百華里的白陘,進入了上黨郡。只是這一路上麴義卻是沒怎麼進行戰鬥,上黨軍民在上黨太守常林的領導下,採取了堅壁清野的策略,壺關以南的上黨百姓,全都在戰前便遷到了壺關以北,只留下一些上黨本地的郡兵沿途騷擾袁軍的補給。
哪怕麴義可以稱之為良將,但是面對著這些像是蒼蠅般討厭的地頭蛇,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這些地頭蛇實在太熟悉地形,跑起來實在太快,讓麴義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吩咐手下提高警惕。
壺關這一路,在袁軍的最初規劃之中只是佯攻,只是在麴義的強烈要求之下,又從袁紹那裡要來了一萬五千人,不甘寂寞的麴義想要把佯攻打成主攻。
一旦攻破壺關,秦誼的防線便全線動搖,袁軍可以攻入秦誼的老巢幷州為所欲為,能夠有力策應河內的袁紹主力。
不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真得來到壺關腳下的時候,面對著這座幷州堅城,麴義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因為壺關的確不好打。
發生在壺關最近的那次戰鬥,是故河內太守張楊領著不到萬人攻打壺關,損兵折將後由現在的當朝太尉秦誼入城詐關,這才幫助張楊取得這次的勝利。此時的壺關守將,正是當日張楊的部下,秦誼的堂爺爺秦華。
主將作為秦家人,收買這一招恐怕很難奏效,而現在麴義手下同樣沒有一個能夠幫助他詐關的秦華故人,擺在麴義面前的也就只有硬攻這一個方法。
作為一個在涼州這種惡劣環境中長大的將領,麴義其人非常堅韌,有一種辦法總比困難多的樸素觀念,在他看來,壺關這座堅城並不是不可攻破的。
所以來到壺關城下的袁軍,就在安營紮寨的同時,馬上便開始行動起來,在臨近的樹林附近開始伐木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接下來攻打壺關。
在元氏之戰被秦誼部好好教訓了一下,這段時間袁軍的氣焰可是被打下了不少,袁紹也是徵集能人研究一些先進武器。像是官渡之戰中弄出來對付曹操的高櫓,也是配備到袁軍之中。正是高櫓這些攻城裝備的推廣,也是讓麴義對拿下壺關有著自己的信心。
就在麴義的視察過程中,天色也是漸漸暗了下來。正當麴義想要回到剛剛紮好的大營休息的時候,情況卻是發生了變化。本來緊閉著的壺關城門突然大開,一彪人馬從城中殺了出來。
“挺有膽色的啊!”看到眼前這一幕,麴義也是忍不住稱讚了一句。
麴義祖上因為犯罪,才被流放到涼州去的。麴義成長的過程,正好趕上涼州一波一波的叛亂。在這看似無窮無盡的叛亂之中,韓遂這種舉孝廉的涼州名門,馬騰這種政府軍的偏將軍也都被動或是主動踏上造反之路,但是麴義卻是一直堅定得站在大漢王朝這邊。
於是麴義的從軍生涯,便是從被包圍被圍攻這種狀態開始的。打這種仗打得多了,麴義也是總結出了一個經驗,哪怕被敵人圍得再死,也不能一味的消極死守,而應該積極得主動防守,也就是給進攻一方製造麻煩。
在麴義看來,壺關的守將倒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趁著袁軍立足不穩的時候出來襲營,讓麴義忍不住想要稱讚一句。
只可惜這個叫做秦華的秦誼親戚的對手是他麴義,作為一位宿將,麴義也是一直在提防著壺關守軍晚上來踹營,在他的刻意要求下,整個袁軍大營呈現出一種外鬆內緊的狀態。如果有人被袁軍表面鬆懈的狀態迷惑,試圖襲營,絕對會吃一個大虧的。
果不其然,隨著壺關守軍出來劫營,本來看山谷有些鬆散的袁軍大營馬上便成了一個難啃的刺蝟,守衛的營門口的步兵馬上堅守營寨大門,弩兵和弓兵也是開始有序得射擊,因為黑夜的緣故,場面一時之間亂成一團。
麴義摸著下巴看了一會兒,他因為觀察壺關的守衛,此時距離交戰地點有些遠,也是取出自己的馬弓,策馬朝著劫營的幷州軍駛去。而看著麴義出馬,他的親衛們也是策馬跟了上來。
麴義的這些親兵可都是非常忠心的,歷史上麴義被袁紹殺掉之後,所部被袁紹吞併,他手下不願意投降的餘部,也是被袁紹盡數追殺乾淨。
轉眼之間麴義便已經來到了兩軍混戰的地點,在用強弓勁弩守住營寨之後,麴義的手下也開始反攻,如果能夠趁著壺關軍出來鏖戰的機會大量殺傷他們,自然是極好的。
而發現袁軍根本衝不動的壺關軍也是馬上開始撤退,後衛部隊也是在那裡和袁軍展開了激戰,隨著壺關軍撤退到城牆上弓箭的射程之內,城牆上面也是傾瀉下來一陣箭雨,阻斷了麴義軍的追趕。
混雜在自己軍中的麴義,卻是微微前突,張弓搭箭,藉助著城牆上的燈光,向壺關軍斷後的一名騎士射了一箭。
這名騎士已經被麴義盯了一會兒,經常兵臨一線的麴義能感覺得到,負責斷後的壺關軍非常精銳,被他指揮得如臂使指,這人很有可能是壺關軍的一名中高層將領。
隨著麴義弓弦響動,那名騎士微微一顫,便趴在馬上不再動彈,然後便被手下的將士們簇擁著跑進了壺關城。
麴義也不知道剛才那一箭最終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果,他之所以衝上去射這麼一支箭,殺傷敵軍將領和作為一名獵手的樂趣兼而有之。
只是麴義也不知道,該說自己運氣好還是不好,他這一箭直接把壺關守將秦華給射死了。
——我是裝逼不成反被虐的分界線——
“華率眾夜襲,為流矢所中,卒。”——《季漢書·諸秦列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