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呂布一行人朝著太原進發的時候,袁紹也是與自己的參謀班子開會,因為接下來冀州將有一場大戰要打,甚至是一場決定袁紹集團生死存亡的大戰。
就在屠殺於毐所部一萬多人後,袁紹繼續大開殺戒,率軍沿著太行山掃蕩,又連著攻破了十幾處盤踞在太行山餘脈的黑山軍,加上之前攻破的各路黑山軍,袁軍這段時間殺了大概有七八萬黑山軍。
鄴城的丟失,讓袁紹非常狼狽。現在正是和公孫瓚對峙的緊要關頭,如果袁紹露出疲態,說不準會有更多的黑山賊上來咬一口,或者是其他的地方像是魏郡一樣反叛。
為了震懾各路宵小,避免他們生出一些不該有的覬覦之心,袁紹這才使出了雷霆手段,七八萬的人頭壘下來,也是讓冀州震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歷史上袁紹在鄴城失陷後攻殺幾萬黑山軍,可能便是這個原因。
除了震懾以外,另外一個讓袁紹瘋狂屠殺黑山軍的原因,則是要給手下報仇。這次鄴城失陷實在太慘了,最後弄到除了少數幸運兒以外,袁紹的核心手下中,幾乎每家都有死人的情況。這家死了老子,那家死了兒子,還有些人的女眷,則是死於滿身大漢之下。最慘的是郭圖郭公則,在鄴城淪陷戰中,他是被撕了一戶口本。
袁紹要是不給手下一個交代,這人心就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只是袁紹這邊殺的人頭滾滾,有人卻是不開心起來,自然是黑山軍的總盟主張燕張老大。雖然張老大隻是黑山軍的一個盟主,像是於毐、眭固這些人大多數時候都不聽張老大的號令,但是袁紹一口氣殺了七八萬黑山軍,卻是結結實實在打張燕的臉。
而且張燕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賊頭,他算是一個比較有抱負的賊頭,對天下大勢未嘗沒有自己的打算,要不然也不會聯絡公孫瓚和袁紹作對。
這一次袁紹對黑山軍的報復性屠殺,也是弄得太行山上的各股黑山軍人人自危,無數的賊頭聚集到張燕麾下,希望張老大能夠站出來主持公道,別讓他們被袁紹給砍了。
黑山軍雖然號稱百萬之眾,但是張燕真正能夠實控的人數卻不多,但是袁紹這一屠殺,卻是加速了張燕對黑山的整合,一下子拉出來十萬戰兵,聚集在常山國,隨時準備南下趙國和魏郡,找袁紹的麻煩。
袁紹也是帶領七萬大軍北上趙國,隨時準備進入常山與張燕交戰,一場大戰也是一觸即發。袁紹也是將自己主要的謀士、將領聚集起來,商量與黑山軍這一戰。
“和張燕的戰鬥倒是好說,張燕人數雖眾,但是戰鬥力不強,哪怕是我們人少,也是能夠和張燕打打的,關鍵是那邊的公孫瓚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做些什麼。萬一要是突然包夾一下我們,這仗就不好打了!”
歷史上袁紹和張燕大戰的時候,張燕的盟友公孫瓚已經被袁紹拍回幽州,但是本位面,因為秦誼的軍事援助,公孫瓚在本來慘敗的龍湊之戰竟然取得了小勝,直接賴在冀州不走了。現在張燕和袁紹決戰,公孫瓚不採取點兒行動才是不正常的。
於是現在袁紹的處境非常尷尬,萬一在與張燕酣戰之際,公孫瓚卻是突然向袁紹發起攻擊,很有可能便會引起袁紹的全線崩潰。
所以會議剛剛開始,逄紀便提出了這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也是袁紹最為擔憂的。
“其實這個並非是無解,不知道主公還記得曹孟德連勝黑山、南匈奴、陶恭祖還有袁公路的那一戰了嗎?”隨著逄紀提出問題,監軍沮授站出來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公與是說要利用時間差來打張燕和公孫瓚嘛!”聽了沮授的話,袁紹也是馬上會意。
曹操作為袁紹的小弟,經略兗州,阻擋了袁術北上爭霸的道路,在去年的時候,袁術便組織了一場針對曹操的包圍網,拉攏了多個盟友絞殺曹操,但曹操利用自己卓越的指揮能力,硬生生利用這幾路聯軍出兵的時間差,馬不停蹄得逐個擊破,守住了兗州。
“不錯!即便是同心協力的兩路大軍,也不能做到完全的配合默契,更何況是兩路心思各異的諸侯。張燕兵弱,公孫瓚兵強,我們可以先打張燕,弄不好我們在打張燕的時候,公孫瓚還非常樂於讓我們和黑山賊兩敗俱傷呢!張燕是黑山盟主,但是對手下的軍隊控制力卻並不是很強,只要我們一戰能夠把他打疼,他也就不敢做什麼了!即使他想做什麼,他手下那些小賊頭也不願意跟他做,我們這樣才能空出手來好好和公孫瓚打一仗!”
“行!就按公與的這個想法打!可是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公孫瓚想坐收漁人之利這事上,必須得有人盯著公孫瓚,不讓他搗亂!”袁紹也是馬上認可了沮授的這個意見。
“臣保舉儁乂領兵阻擋公孫瓚,儁乂將軍是我河北名將,名列‘四亭柱’,這段時間也是悉心研究馬具騎兵的戰法,定能阻擋住公孫瓚的攻勢!”
隨著袁紹認可了自己的策略,沮授也是保舉張頜這個河北名將,雖然袁紹手下有個“河北四亭柱”的猛將組合,但在沮授看來,其中唯一能堪大用的也就張頜一人,顏良文丑雖然勇猛,但卻只是匹夫之勇,比不上張頜的帥才。至於高覽,這個好像是湊數湊出來的,比顏文還要差一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儁乂,可敢與公孫瓚一戰?我給你兩萬精兵,你也不需要戰勝公孫瓚,你只需要把公孫瓚給我擋住二十天,待我解決掉張燕之後便帶大軍前來支援你!”
“得令!”而被袁紹交代這個任務之後,張頜也是馬上站出來接下了這個軍令。
張頜和沮授同為冀州人,又都是原先韓馥的手下,彼此交往密切,在沮授推薦張頜領軍前,兩人已經私底下交流過,張頜對沮授的推薦早就有心理準備。單純靠兩萬人,想要打贏公孫瓚很難,但只是拖延他二十天的時間,張頜還是有自信完成的,以“巧變”著稱的張頜非常擅長利用地形優勢,他已經想出了一套利用漳河水系來阻擋公孫瓚大軍的佈局來。
“好!”看著張頜乾淨利落得答應下自己的任務,袁紹也是禁不住叫了一聲好,然後扭頭又望向了最早開口的逄紀:“對了,元圖,之前你曾經獻策聯絡劉伯安,以此來削弱公孫瓚,現在可曾有了什麼結果?”
現在局勢對袁紹有些不利,但在官渡那種順風戰中有些浪的袁紹,其實在逆境之中的表現其實一直還不錯,在帶著幾百親衛被公孫瓚大軍包圍時,在鄴城老巢被黑山攻破時,袁紹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現在袁紹也在努力調動起手下謀士們的智慧,尋求破局的機會。
“龍湊之戰後,公孫伯圭想要進一步擴大戰爭,也是惹起了劉伯安的不快,這段時間雙方一直在扯皮。劉伯安也是越過公孫伯圭,向公孫伯圭的一些軍隊發出調令,別的不說,公孫伯圭在龍湊的常山郡兵,便離開龍湊撤回了常山!”
聽了逄紀的話後,袁紹點了一下頭,常山國投靠公孫瓚完全是因為劉虞的緣故,現在劉虞不願意支援公孫瓚,常山郡兵也就在劉虞的指示下脫離了公孫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