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可真是甘甜!日後再也不用遠行七里去挑水了!”
初平元年的冬天並不冷,而初平二年的春天也來得非常快,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挖河渠的工程進度也是有了很大提高。
再加上除夕大吃了一頓,又告了多種多樣娛樂活動的原平民夫也是幹勁十足,又想著早些回家與家人團聚,準備春耕,這工程速度加快,被秦誼初步命名為廣武渠的河道也是比秦誼預料得早了四天完工,哪怕是因為秦誼改變了想法,將這條飲水渠擴建成一條集防禦與灌溉一體的大河渠。
新挖的廣武渠邊上,一位老者也是跪在河渠邊上,捧起河渠裡的水喝了一口。這水是從七里外的河中引來的,水質其實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在這個每日都要行走七里路去挑水喝的老者口中,卻是異常的甘甜。
“老頭子,你忘了秦公所說的了嘛,不要喝生水,喝生水容易生病的!”而看了這個老者的行動,身旁的一位老嫗也是趕緊提醒道。
老嫗所說的秦公其實就是秦誼,這段時間秦誼除了在廣武替人挖河渠,還讓手下的李非幫著廣武這邊的鄉人治病。
這個年代的醫療條件實在太過落後,連李非這種蒙古大夫都沒有多少,這種免費的看病,自然是引得廣武百姓紛至沓來。
雖然最終沒治好的要遠遠多於治好了的病,但是秦誼的這個行動也是博得了廣武百姓的一致認可擁戴,畢竟對很多窮苦之人來說,能夠有個“名醫”免費看病,還有什麼抱怨的,年紀輕輕的秦誼已經得了一個“秦公”的稱號。
而趁著這次的義診,秦誼還在著力推廣一些簡單的衛生知識,至少不少廣武人都知道喝開水的重要作用。
“沒事!這條河渠裡的水我都喝了五十年了,都是喝的生水,也沒有什麼問題!”而聽了老婆的話後,老頭子也是得意洋洋得說道。這個老頭之所以還是喝生水,一方面是因為窮,另外一方面就是懶了。
“你這老東西,自己喝就行了,可比給我家孫兒喝!”
“知道知道!我也只是說說而已,這生水平日裡喝喝還行,但是小孩子,還有那些病人,以及到了外地或是瘟疫時節,是一定要喝開水的!”而秦誼的科普還算不錯,也是知道有些窮苦人家的條件達不到,也是放寬了標準。
像這個老人,已經喝河渠的生水喝了幾十年,早就習慣裡面的細菌,沒有什麼意外繼續喝著也無妨。
“你這老東西,真是懶啊!把原先挑水的時間拿出來撿柴火,多少柴火撿不到。最好還是喝開水,這水中的外邪可是真得能要人命,你要是不願意拾柴火,這些事情我全乾了!”而看著老公如此說道,老嫗也是鄭重說道,為了家人健康,累點兒又何妨。
“快來看啊!是翻車啊!”也就在這個時候,幾個廣武少年也是從這對老夫妻身邊跑過,並且朝著遠處跑去。
而這對老夫妻也是順著這群少年朝著遠處望去,在不遠處的河渠旁邊,已經立起了一臺巨大的翻車,無數的廣武人正在旁邊指指點點,像是看什麼稀罕事一樣。
翻車這種東西,在原平已經非常常見,自從秦誼離開原平前往定襄之後,陳群一直在有條不紊得推行翻車的推廣,現在基本上在原平的幾處河道邊,都有這樣的翻車在搭建執行。
不過這東西在廣武還是頭一次搭建,而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秦誼把這東西搭在了自家老丈人家的田邊,而且挖掘的廣武渠也是有意無意從老杜家的田地旁邊路過,方便杜家進行灌溉。
“好東西啊!不知道我們家那邊能不能弄一個!”而看著這座翻車,過來觀看河渠的一名老農也是忍不住說道。
“應該能,秦明廷說了,儘量給我們廣武附近的河道上都弄上一個!”另外一個廣武百姓也是對著這個老農說道。
“那就好了,就是花錢也是值得的!”而之前的老農也是頷首道。
“明廷來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人群之中突然間傳來一陣騷動,有人呼喊著,這些河邊看熱鬧的百姓也是紛紛向著那邊人群中望去,只見一名三十歲出頭,佩戴著銅印黑綬的中年男子也是來到這新挖的河渠旁邊,赫然是廣武令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