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後十餘年過去了,董卓輾轉當了幷州刺史、河東郡守等職,又回到老家涼州剿滅叛軍,沒有再和杜氏兄弟聯絡。現在聽當時便在自己身邊充當幕僚的田景說起這事,也是有些詫異。
田景的意思是讓自己提拔一下杜氏兄弟當做標杆嗎?可是這對兄弟就是守戶之犬,沒啥太大的號召力,現在拿他們做馬骨,充其量在雁門那地方產生點兒效果,這天下人誰知道這種小豪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日杜威遣其兄弟杜武來找我,想要給他女婿跑官!終究也是故人,本來想要隨便安排一下,給個縣尉之類的職務打發一下,卻突然發現杜威這個女婿可不簡單!”
“能有多不簡單?”聽田景稱讚一個人,董卓也是來了興趣,他這個主簿眼光還是很高的。
“董公不是很喜歡《白馬篇》嗎?此人便是《白馬篇》的作者秦誼秦文合!”
“對了,我怎麼把這個人給忘了,當日在夕陽亭聽聞這篇詩歌之時,我還設想當我為執政後,定當重用這篇詩歌的作者,結果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董卓老早便想著摻和到雒陽朝政之中,只是卻被何進所阻,一直駐紮在雒陽附近,也就在那段時間裡董卓聽到《白馬篇》這首傳遍雒陽的詩歌。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董卓,尤其詩歌中還有“涼並遊俠兒”一句,更是當著董卓的弟弟董旻所做,為涼州人和幷州人正名,很多人都以為是寫的大漢忠良董方伯,甚至董卓自己也以為這首詩是寫的自己,因為他真得因為這首詩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英武。
當時董卓便下定決心,如果自己能夠入朝為司空執掌兵權,一定要給這篇詩歌的作者一個好的前途。不過後來進入雒陽之後,因為事情繁忙,並不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董卓便把這事給忘了。
“對!杜威的女婿正是秦誼秦文合!這秦文合是雁門原平人,也就只有這種邊郡之人,才能理解董公的功勳,才能做出這樣豪邁的詩歌!”
“原平秦氏,我在做廣武令的時候,見過他們的族長,那倒是一個挺有想法的人,這秦文合既然做了杜威的女婿,想來就是原平秦家的人。原平秦家這種小豪強,出了這麼一個優秀的子弟,倒是很有代表性!”因為擔任廣武令的時候,董卓需要協調本縣豪強和臨縣豪強的配合工作,也去過幾次原平,倒是見過秦誼的爺爺秦仁,只不過一樣記不住名字了。
“對,秦誼就是這樣一個邊郡豪強子弟出身的。我研究了一下他的履歷,一直都只是在大將軍府中做沒有品級的書令史,本身的才幹是得到何伯求、鄭公業等多人的賞識,只不過限於出身一直無法提拔。後來也是得到蔡伯喈賞識收為弟子,這才揚名天下。我想秦文合也是看慣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嘴臉,本身也是多災多難的邊郡出身,更應該能夠理解董公。其本人的才學更是名動京城,即便是蔡伯喈這個老師也多自嘆不如。如此人才,又是小豪強出身,正是董公用來籠絡人心的好目標!”昨天杜武也沒給田景送什麼貴重禮物,但是田景發現秦誼的不凡之後還是決心順水推舟扶他一把。
“不錯!這秦文合是個好苗子!本身又兼具士人和豪強雙重屬性,值得提拔一番,當做蔡伯喈以外的另外一個標杆!”幾乎沒做任何的遲疑,董卓便拍板決定提拔秦誼。
“此外還有一人也可以嘗試拉攏一下,那就是原先大將軍何進麾下的行軍司馬張楊張稚叔,此人目前手握數千將士,可以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頭。現在張楊雖然和關東諸侯走的很近,但未嘗不能拉到我們這邊來。尤其我曾聽聞,他一直與主公手下的呂奉先有所往來。我想一個太守之位便能夠把他給拉攏過來!”
“也是一個邊郡之人,行,可以當做軍頭的榜樣立起來,接觸張楊的事情也交給你來做了!”
“屬下遵命!”
——我是被綁上董卓戰車的分界線——
“舉高第,補五官侍郎,又轉尚書左丞,遷黃門侍郎。”——《季漢書·秦誼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