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前段時間聽說董方伯要回到幷州擔任州牧,可把我們兄弟給高興壞了,只可惜丁方伯卻是掉到京城來做執金吾,便把我們給抽調過來,不能再為董方伯效力了!”另外一名幷州軍官也是如此說道。
雖然董卓後世的名聲很差,但他青年中年時期的表現,都是能稱得上英雄豪傑四個字。年輕時的董卓,為了招待羌人朋友把家裡的耕牛都宰了款待來客,平叛成功獲得賞賜九千匹縑,全部分給下屬官吏和士兵。
而上一任的幷州刺史丁原,其實也算是不錯的。出身貧寒之家的丁原,粗有謀略,勇敢有武力,善於騎馬射箭,接受使命無論有什麼困難都不推辭,出現警報和緊急情況,追殺敵寇時,都會身先士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大部分的刺史都不是董卓和丁原這樣的軍人,頗有些外行指揮內行的架勢,有時候既瞧不起手下,還胡亂指揮。
即便是丁原這種還算不錯的領導,在豪氣大方這方面也是遠遠及不上董卓。所以董卓離開幷州已經有十年時間,這一接觸還是有不少老手下過來主動接觸董卓。
“現在丁建陽軍中情況如何?什麼人能說了算?”聽了李肅的這段話,董卓也是心中一喜,這些中級軍官似乎無不懷念他這個老長官,看來吞併丁原手下的幷州軍為己所用,應該是可行的。
“丁公是兗州人,在擔任刺史之前只不過是一名縣吏,資歷比較淺,手下也沒有什麼得力的人物相隨,來到幷州之後,也是以我們幷州人為班底進行募兵執政,以九原人呂布呂奉先為主簿,最見親信,然後便是兩名從事張楊張稚叔和張遼張文遠最受信重!其實今日呂奉先本來也是要來拜見董公的,只是丁公有事安排,才未能成行!”問起這事來,李肅也是趕緊回答道。
“也真是物是人非,想當年的幷州豪傑竟然都不在了。你說的這三個人當中,我也就認識呂布呂奉先。當年我離開幷州之時,呂奉先才剛剛嶄露頭角,我當時還想著徵辟他,結果這傢伙戀家,不肯隨我離開幷州,最終也是作罷。至於這張稚叔和張文遠,我倒是第一次聽說,不知是何來歷。”
這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離開幷州也已經有十年之久,當時的相熟之人也是都老了十歲。後繼者肯定也會提拔新人來籠絡施恩,對這個結果董卓也並不意外,甚至還有一點兒小驚喜,畢竟這最受丁原信任和重用的呂布,他便認識,當時因為想要徵辟呂布,董卓也是沒少在他身上費心思,雙方關係還算不錯,這再續前緣也更加容易。
“這張稚叔是雁門原平人,是當地的小門小戶,說了他的來歷董公也不知道,現在正帶兵在上黨剿匪。至於這張遼張文遠,那是雁門馬邑人,不知董方伯是否還記得雁門郡兵曹椽張澤,這張文遠便是他的族弟!目前張文遠被派出去募兵,近期便能夠回到雒陽。”
“奧,我明白了,原來這張文遠是馬邑之謀的聶壹之後,如此說來也算是有一些瓜葛!今日我備下酒肉,來宴請一下當日隨我出生入死的義從,諸位不要推辭!”雖然董卓早已經忘記了張澤這人,但是被李肅這麼一提,也是記起雁門張氏的來歷,也是點頭稱是,隨後也是招呼起這些原來的手下來。
“董公依舊是如此豪爽!”酒足飯飽之後,李肅也是忍不住稱讚道,說實話,十年過去了,他們這幫子人還真沒遇到比董卓更好的領導。
“我近日有一件大事要做,不知諸位能否相隨,倘若事成之後,董卓便能執掌朝政,榮華富貴必少不了諸位的!”
“原為董公效死!”作為原先董卓的手下,這幫子幷州中層軍官都知道,他們這位老領導從來不開空頭支票,是個言出必行的痛快人,他現在說有榮華富貴,那肯定是有榮華富貴,再加上喝了酒的原因,一眾幷州人基本上毫不猶豫得答應下來。
“先容我賣個關子,有些具體計劃暫時不方便透露,你們只需要知道我董卓不會虧待你們便成。回去之後幫我聯絡一下呂奉先,我今天需要見他一面,有要事相商,諸位的榮華富貴可能就要落在他身上了!”
——我是父慈子孝的分界線——
“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徵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遷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徵拜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後漢書·董卓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