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被吳青青攔住了,她說:“李詩柔跟陳薇的被子,被淋溼後發黴不能再蓋了,得重新做,她們去跟村裡人買棉花和布了。
但這棉花和布都是緊俏貨,只怕不好買到,蘇知青你要是有,不防借她們一點,大家都在一個知青點住著,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們受凍。”
蘇若前世就見識到了吳青青的虛偽。
此時自然不會被她表現出的假象矇騙,聞言立刻做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問道:
“怎麼會這樣?但我也就帶了一床被褥過來,並沒有多餘的棉花和布料,吳知青你下鄉這麼久了,也一點都沒攢下來嗎?”
吳青青自然是有棉花和布料,但那是她攢下來,準備給自己做冬天的棉服的,自然不會往外借。
她本來想著,蘇若能眼都不眨的,就掏五十塊錢買下趙晴的房子,家境一定不錯,說不定會有多餘的棉花和布。
如果,她能幫李詩柔和陳微解決被子的事,她們一定會對自己心存感激,以後,自己在知青點的威望也會更高。
但沒想到,蘇若年紀不大,心眼卻不少,兩三句就把問題,重新推回到她身上。
吳青青此時又不能說自己沒棉花,這樣她以後做棉服時,又要怎麼解釋,只能訕笑著,說:
“我也就是這麼一問,說不定李知青和陳知青她們已經買到了呢!棉花和布雖不好買,但老鄉手裡總會有些存貨的。”
蘇若並沒接話,只是滿含深意的看了吳青青一眼,就轉身回了房間。
吳青青自己不願意借,還想拿她的東西做人情,真當她傻呢!
吳青青覺得自己好像被蘇若的目光看穿了一樣,她心裡有些發毛,暗暗決定以後還是遠著點蘇若比較好。
這時吳青青的小跟班方珍珍走了過來,說:“她那人一看就是個高傲看不起人的,你搭理她幹嘛!”
吳青青平復好情緒,重新裝出一副好大姐的樣子說:“珍珍,你別這樣說,我們既然都住在這裡,就是一個集體,必須要團結起來互幫互助,以後在村裡的日子才會好過。”
方珍珍冷哼了聲沒說話,她對蘇若一來就買下房子,獨自居住心裡十分嫉妒。
其實不只是她,知青點的很多人都嫉妒,畢竟誰不希望,能有個自己的房間呢!
尤其是這場暴雨後,只要一想到,蘇若能一個人享受大房間,而她們必須要擠在一起,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怨恨就在她們心裡瘋狂滋長。
蘇若也知道,知青點對她羨慕嫉妒恨的人不止一個,但她不在乎。
這輩子,只要她自己過的好就好,至於別人怎麼想,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傍晚的時候,村裡的大喇叭就開始喊:“經過之前的暴雨,村口的山路上,恐怕會有山土滑坡的危險,大家沒事不要出門。”
其實根本不用喊,現在村口的橋被河水淹著,人們就算是想出村,也出不去。
大喇叭一連廣播了三天,河裡的水也退了下去,重新露出了橋面。
人們見這幾天都沒事,對廣播的話,也就沒放在心上。
畢竟,就像支書媳婦說的,他們住在這裡幾十年都沒事,怎麼會這麼巧,自己一出門就遇到山體滑坡。
更何況,被困了這麼久,家裡的柴米油鹽早就見底了,不去買吃什麼。
還有些人家裡攢了雞蛋,得偷偷拿到鎮上賣掉,不然天這麼熱,再放下去就壞了。
老支書看到村民三三兩兩的往鎮上走,整日都憂心忡忡的,奈何他的勸說,根本就沒人聽,他又不能攔著,不讓人去。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山體滑坡會不會來,什麼時候來!大家總不能一輩子不出門吧!
支書媳婦見此勸道:“我覺得是你想太多了,這好端端的,怎麼會山體滑坡。”
老支書用那渾濁的雙眼看著遠處的山峰,說:“你不懂,今年這天不正常,我這心裡總不踏實,老覺得會出事。”
“你啊!就是操心太多。”支書媳婦說完這句,就轉身回屋做飯去了,並沒將這事放在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