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滿滿的回憶,跟劇情進度無關,可以選擇不看!)
唐兵從小在農村長大。
那時候條件很差,孩子們都沒啥零食可以吃,一點也不像現在的孩子那樣有無窮無盡的零食可供選擇。
唐兵記得,小時候春天掀蠍子,夏天捉知了,秋天逮螞蚱。
到了啥也沒有的冬季,爆玉米花的人來了!
於是,孩子們最歡樂的時光到了!
那時候的爆米花,可不是現在滿大街的奶油爆米花。
現在的爆米花是漂亮的大姐守著個爐子,弄個專門的鍋子。有需要爆米花的,就在鍋裡面放上一點油,再放上奶油跟糖,加上不多的玉米粒之後把鍋放火上燒著。
差不多之後就開始攪動,隨著噗嗤噗嗤的聲響,一鍋爆米花就做好了。
嗯,六塊錢!
關鍵一點是,爆米花用的玉米是特殊的品種,可不是早時候的爆米花。
那時候的爆米花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時候的爆米花,首先幹這個活的人,就是一個粗壯而又憨厚男人!或許老,或許年輕,但絕不會是女人!因為女人一般幹不了這個活!
一個特製的板車,或許是腳踏車拉著,或許是摩托車拉著,或許是壯漢自己拉著。
板車上放著特製的爐子和爆米花機,少許的柴火跟棒子瓤子,還有一個標配的大鐵籠子。
大鐵籠子是用來盛放爆米花的,柴火跟棒子瓤子是燒火用的,爆米花機才是主角。
那時候的爆米花是不愁沒有買賣的,都不用吆喝,只需要把這些裝備一亮,就會有眼尖的孩子飛快地跑回家中,拉著自家的大人給自己去爆玉米花。
孩子們總是對吃的積極。
唐兵記得他小時候就是這樣!
即便是家裡不缺他一口吃的,但他還是對爆米花情有獨鍾!
每當看到爆米花的老大爺來了,就會拿著自己的小筐子,裝上慢慢的一筐子棒子瓤子,再讓爺爺挖上一缸子玉米領著他去爆米花。
那時候爺爺還健在,總是笑呵呵的拎著東西,任由自己心愛的小孫孫拉著自己的手走過幾條巷子,去小廟廣場上去爆米花。
小廟前的三叉路口比較寬闊,還有個小小的廣場,那裡總是有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
爆米花的來了,也喜歡在這裡。
“叮叮噹噹……”爆米花機被開啟。
“嘩啦啦……”一缸子玉米被倒進去。
然後,一小袋子“糖精”會被放進去!
糖?
太奢侈了,用不起!
這之後,爆米花的大爺會把葫蘆形的爆米花機壓緊,一較力之後就架在爐子上了!
爐子上有兩個支架,爆米花機在上面可以自由的轉動。
火被點起來了,棒子瓤子也被點著了,火苗開始竄起。
“忽閃,忽閃……”木質的風箱被一隻手來回拉動,火苗更加旺盛了。
“嘩啦啦,嘩啦啦……”玉米粒在爆米花機裡面隨著爆米花機的轉動嘩嘩作響。
火不斷在燃燒,爆米花機也不斷的在轉動,周圍孩子的目光則是始終不離的盯著轉動中的爆米花機。因為那裡面有他們最期待的東西。
時間推移,爆米花機裡面的玉米粒不再嘩嘩作響,只剩下嘎吱嘎吱的轉動聲。
棒子瓤子一個個的投進火爐裡面,小朋友們的心也逐漸的收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