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製陶器,最起碼要有陶土,要有窯口,要有柴火或者是炭火,還要有熟練的操作工人。
而這些,唐部落除了有陶土,還有木柴多一些,能幹活的多一些,其他的都沒有!
別說窯口沒有,土窯都沒有!熟練的工人也沒有,那個叫做陶太的戰士也不算多熟練和明白。
其實聽名字也能知道這個陶太是個什麼貨色,整個一淘汰了的。
條件啥的都不允許,所以,一切只能摸索著幹!
至於唐兵為是怎麼興起了弄陶器的興趣?
那些到原始社會的不都是這麼幹的?
其實,陶製的餐具唐部落還是不缺的,黑河谷專門兌換了好多。
但是自己弄的隨時都可以用,總比著沒有了再去買要好得多吧?再說陶瓷也是文明的一種不是?弄的陶器多了,還可以跟周圍的部落換東西啊!
燒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陶窯,沒這個東西幹啥都是虛的。
陶窯的結構,唐兵依稀記得一些。他小時候長大些的時候,經常去外婆村裡跟那些小夥伴在廢棄的窯廠裡面捉迷藏,對於陶窯的結構,多少還能記得一些。
唐兵還曾經看過一些陶窯的圖紙,這個東西是偉大的度娘提供的。並且他村裡的一個街坊還專門燒製黑陶販賣。
所以,唐兵自認為燒製陶器還是能辦到的!大不了多試幾次就是了!
指揮著十多個戰士在洞口的東邊開闢出了一塊地方,用石頭和泥土磊了個三米多高的陶窯出來。剩下的,就是製作陶器的泥坯了。
製作泥坯,得有陶土。
陶土這東西,跟瓷土不是一碼事。地球上的瓷土是高嶺土,是一種特殊的土質。而陶土就是一些含鐵較多的粘土,還有一些其他的礦物在裡面。
基本上,那種紅紅的粘土就能燒陶,黃河邊上的那種粘糊糊的泥土就能燒陶。
別問唐兵為什麼知道,問就是他老家就在城子崖遺址不遠的地方,鄰居家還製作黑陶工藝品的陶土就是黃河的粘土。
唐谷裡面是有陶土的!雖然這裡是異界的星球,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還是一樣的!否則陶部落也做不出陶器來。
月牙湖的湖底是沙土碎石的底子,但是在沙土和碎石下面,卻有一層紅色的粘土,這些做陶土就不錯。
可惜的是湖底太深,唐兵又不想啥事都自己幹,只能沿著河水尋找。
萬幸的是,在河流的下半段的河底淤泥沙石下面,又是紅色的粘土。並且這些粘土在兩米多深的地方還很多的樣子。
於是,唐兵讓人在山谷的其他地方重新挖了個探坑,在挖到沙石之後繼續挖。
果不其然,在挖掉半米多的沙石層之後,又是紅色的黏土。
“看來,這個山谷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唐兵疑惑的猜測著。
有了陶土,剩下的事情就是——和泥巴!
把陶土變成泥巴,再把泥巴製成直徑五十公分的半圓型的泥坯,晾乾定型之後就可以放進窯裡面燒了。
製作這一切的過程很繁瑣,唐兵領著一幫女人和泥巴製作陶坯,戰士們砍柴火準備,倒是兩不耽誤。
一天的忙碌之後,唐兵他們弄出來幾百片的半圓泥坯。泥坯的直徑50厘米,長度一米,一頭凹一頭突的接茬也做好了,這是為將來連線用的。
那邊的木頭柴火也弄了一大垛出來,就等著填窯燒窯了。
填窯燒窯的活唐兵不需要自己幹,指揮著眾人把泥坯挨個放進謠裡面,弄好之後就可以點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