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我為紅樓來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聖女降臨,白蓮重生(二)

第三百八十三章 聖女降臨,白蓮重生(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滿朝奸細,開局覺醒帝王之眼 邪君的第一寵妃 南城亡事 從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綜漫]Mafia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九吃回頭草 被偏執男主盯上後 鬼殺隊團寵是鋼鐵直女噠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

前晉德元年間,白蓮教這一神秘宗教結社在民間悄然興起,很快便呈現出燎原之勢而席捲四方八面,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教眾逾千萬之數,其規模比號稱是“江湖第一大幫”的丐幫還要強盛很多。

它由佛教中一支名為“淨土宗”的分支演變而來,本意是扶危濟困,普渡眾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性質慢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較直觀的體現便是成員的身份變得更具多樣性,原先只有吃齋唸佛的僧侶,後來開始海納百川,廣泛吸收三教九流中的良莠不齊之輩,別說是武藝高強的鏢師,哪怕是一個殺豬戮狗的屠夫或者一個家徒四壁的貧民他們都要。

並且積極與官府通緝的兇犯接洽,為他們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時不時的跳出來殺官宰吏,開倉放糧,手段殘忍老練,行蹤飄忽不定,讓朝廷頭疼不已,就好像是一隻紅火蟻,日夜遊離在你的身上,隔三差五的咬你一口,雖然不致命,但是很疼,讓你很煩躁,有一種被捉弄的感覺。

江南三道地形複雜,人口眾多,便於傳教、補給、隱藏、流竄,歷來都是他們的藏身之處,太祖立國之初曾試圖去招攬他們,許諾改換門庭,接受收編後非但既往不咎,還能享受高官厚祿的優待,只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可堪一用的能人異士,不能為朝廷鞍前馬後,確實是太浪費了。

可他們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和朝廷不共戴天,勢不兩立,多次派死士進京,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光明正大的刺殺朝廷重臣,屢屢得手,一度讓文武百官們人人自危,躲在家裡,連早朝都不敢去上。

更可恨的是他們還收留前朝餘孽,試圖“反梁復晉”,顛覆江山社稷,時值對關外用兵之際,後院絕不能起火,太祖忍無可忍,果斷將敬的美酒換成罰的毒酒,下旨從邊軍中抽調三萬驍勇善戰的精銳將士火速趕赴江南,在各地府兵的協助下,傾盡全力去圍剿這幫罪無可恕的亂臣賊子。

在暗地裡搞搞破壞,欺負欺負兵員素質低下的地方守軍還行,一旦面對裝備精良,令行禁止的正規部隊,白蓮教便如同見了老虎的猴子,每每撞見,不是亡命逃跑就是原地投降,鮮有拼死抵抗者,在這場雙方實力嚴重不對等的戰爭中,他們損失慘重,就連當時的聖女都被抓住給千刀萬剮了,十個紅衣長老死的死,逃的逃,從那以後,他們便一蹶不振,沒多久便銷聲匿跡於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了,時至今日,只剩下真假參半的傳言偶爾會被人們在茶前飯後時引做談資,不足為慮也。

......

做為如今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賈瑜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社會各界關注,有希望他一敗塗地的,也有希望他再創輝煌的,不管這些關注的原因是好是壞,但都是流量,自打他騎著千里嘶風馬踏入中華門的那一刻,“冠軍侯”、“小賈先生”、“謫仙詞人”奉旨南下金陵公幹,下榻於寧國府老宅的訊息便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全城。

他擁有的光環實在太多,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足夠萬眾矚目,風塵女子和閨閣小姐們再一次瘋狂了,她們對他的熱愛猶如滾滾江水般一發不可收拾,絲毫不亞於後世雞哥的女粉絲們,後者還好,總歸是含蓄的、羞澀的、剋制的,她們只敢將那一腔欲罷不能,洶湧澎湃的仰慕之情濃縮濃縮再濃縮,精凋細琢後匯聚在一張小小香香的粉色信箋上,署上芳名,委託貼身丫鬟送上門去,再滿懷期待的等他回信。

前者就不在意這麼多忌諱了,她們深諳“主動才有故事”這一行之有效的真理,換上最漂亮的衣裝、化好最精美的妝容、坐著最奢華的轎子,心照不宣的來到寧國府老宅的大門口,盼望得到他的回眸。

久等無趣,清倌人們搬來各色樂器,齊唱他填的詞,“兩情若是長久時”、“多情總被無情惱”、“最是人間留不住”、“為尹消得人憔悴”、“花自飄零水自流”、“曉看天色暮看雲”,高調的隔空求歡示愛,歌聲悠揚婉轉,和著朦朧的細雨,清涼的山風,飄入灰白色圍牆內燕初歸的深院。

對於這種別人求之不得的美事,賈瑜早已司空見慣,寵辱不驚,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致志的待在書房裡為大梁文壇添磚加瓦,任由她們如何呼喊都不出面。

林黛玉心地最是善良,儘管外面那些都是對自己的夫君不懷好意,垂涎三尺的妖豔賤貨,不排除還有想著取她而代之的,可她還是擔心她們會受涼了,畢竟眼下陰雨連綿,山風陣陣的,便讓人用好言好語勸她們回去,為了安撫她們,她讓賈瑜填首新詞,請她們拿回去譜曲傳唱。

賈瑜欣然領命,秉承好事成雙的原則,動手填了兩首精美絕倫的小詞,第一首謂之《思帝鄉·春日遊》,最後一句是“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另一首謂之《望江南·梳洗罷》,最後兩句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為什麼能受到年輕女性們一致的熱烈追捧,爭先恐後的為他揚名?只因他的“閨怨詞”寫的極妙,總能精準的擊中她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品讀他的詞,除了那首描寫軍旅生涯的“了卻君王天下事”和那首描寫當時心境的“也無風雨也無晴”,剩下的基本都要做好淚流滿面的準備,一字一句裡皆飽含濃濃的無奈、心酸、悽苦與深情,像是量身定做一般,怎能不叫她們感同身受,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這點是母庸置疑的。

兩首小詞符合“賈青蓮風流不羈,隨性而著詩填詞,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是傳世佳作”的美名,最先被感動到的便是林黛玉一眾近水樓臺先得月,多愁善感,見到落花都能生出物傷其類之感的文藝少女,個個淚眼婆娑,史湘雲更是哭的梨花帶雨,小粉拳一下接著一下的落在賈瑜的胸口上,抽噎著問他為何要把它們寫的這般讓人意難平,是不是存心想把她們惹哭。

賈瑜振振有詞的說“我所寫的絕大多數詩詞都是聽聞而來,潤色之後的產物,裡面的故事圓滿也好,缺憾也罷,皆與當下的我們無關,就好比那首‘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我有感三百多年前那位國破家亡,失去國主之位,圈養於異國之都,後被前朝開國皇帝用三尺白綾賜死的趙後主,一時文思泉湧,心血來潮的無病呻吟罷了,誰規定我們只能寫親身經歷之內,不能寫親身經歷之外的詩詞歌賦?我是不曾去過塞外,但我可以結合經史子集以及前人遺留之作去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啊,寫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又有何不妥之處呢?”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賈瑜回京後所作,一經問世便在京城裡外掀起了軒然大波,某些對歷史不瞭解的人都驚訝他不曾有過“故國”,又怎會“不堪回首”,在備受如潮的好評同時,各種充滿惡意的揣測也紛至沓來,可他並不在乎,只要頂頭上司景文帝不要去胡思亂想就行了。

誰知非法聚集在大門外的清倌人們拿了好處,非但沒有識趣的一鬨而散,反而唱的更賣力了,將兩首小詞改的面目全非,加了一些有辱斯文、有礙觀瞻、有汙視聽的淫詞豔字進去,性情爽利中夾雜著些許潑辣的晴雯坐不住了,她把大門一開、把杏眼一瞪、把蛾眉一豎、把柳腰一掐、把臻首一昂,把朱唇一啟,讓賈瑜讚譽有加,飄飄欲仙的小嘴巴一刻不停的往外蹦著問候她們祖宗十八代的蜜語甜言。

痛斥她們是想男人想瘋了的騷狐狸精,欠人拿茄子將她們的臭嘴塞上,有她帶頭,紫娟、香菱、麝月、芳官等人紛紛跟進,七嘴八舌的表達了祝福,清倌人們被罵到面紅耳赤,抬不起頭來,她們不敢還口,對方那十幾個跟小母老虎一樣張牙舞爪的小蹄子可全都是小賈先生的女人,身份比她們要貴重許多,根本得罪不起,只得夾著狐狸尾巴,灰熘熘的退走了。

江南東道,金陵城,東城。

毫不在意人間疾苦、世事興衰、王朝更迭的小雨依舊淅淅瀝瀝,若是人的耳朵可以自動將窮苦百姓們因飢寒與病痛發出的嗚咽聲過濾掉,那麼眼前這座徜徉在無盡煙雨之中的千年古城便是人間天堂。

它真不愧是大梁帝國的陪都,端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將“繁華”二字詮釋的淋漓盡致,入眼所及之處,皆是酒肆、茶樓、歌臺、妓院、舞館,只要你有足夠多的金銀,抑或足夠大的名聲,那麼就能輕易找到一個快活度過漫漫長夜的好去處。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大爺,來玩呀!”

“大爺,您樓上請~”

“大爺,有新人到店,等您品鑑。”

青樓成片成片的此起彼伏,一眼望不到頭,樓上樓下皆站滿了濃妝豔抹,搔首弄姿,揮舞手帕攬客的花娘,她們衣著清涼,白花花的大腿暴露在空氣中,曼妙的嬌軀在薄薄的紗裙下若隱若現,有些人甚至把私密的肚兜和褻褲都展示出來了,像菜市場陳列在地的魚蝦,供客人們挑選。

與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不同,花娘們是既賣藝也賣身,而且以賣身為主,賣藝為輔,撫琴吹簫,唱歌跳舞並不算是她們的強項,哦,倒是說錯了一點,撫琴是門需要日復一日的去勤學苦練,還得看天賦高低的技術活,不是人人都會的,冰雪聰明如林黛玉,也是自幼習學,才得以駕輕就熟,但吹簫就相對簡單許多了,上手很是容易,久經戰陣的她們尤其擅長此道。

來到金陵後,但凡出門,賈瑜都會配戴上那隻純金面具,只給眼睛留一對看清事物的通道,如此一來,別人便無法去辯識他是誰了,也省了一些麻煩,去掉沉澈以及蘇妙卿,漱玉樓裡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此時此刻就與他們近在遲尺,包括樓下抱著一個妓子就往小房間裡鑽的薛蟠。

來了幾個放浪形骸的秀才,為首的秀才從袖兜裡掏出一袋銀子,往老鴇醜陋的肥臉上一摔,讓她去把蘇妙卿叫出來,他馬上就要帶她去秦淮河上慣看秋月春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秀才也許酸腐,但並不貧窮,他們即便不更進一步,去參加鄉試考舉人,也能靠著跨越階級帶來的各項紅利過得富足,是鄉縣一級行政單位內有頭有臉的人物,尋常百姓們見到這些身穿襴衫,頭戴方巾,手裡搖著紙扇,張口閉口都是“子云子曰”和“之乎者也矣焉哉”的人上人,哪個不得先一步彎腰行禮,再恭恭敬敬的叫上一聲“某相公”,拿著當地學署發放的膏火銀子去尋花問柳,是他們最熱衷的事情,比去病床前侍奉親生爹孃還要勤快的多。

他們的節操普遍要比更上一層的舉人差,“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說的應該便是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實則卻不幹人事,要麼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要麼以白身去妄議朝政,紙上談兵,故而賈瑜對這一群體的感官很差,在他看來,這些人同樣是導致社會不安定的始作俑者之一。

笑話,區區幾百兩銀子就想破蘇妙卿含包待放的花骨朵,也忒不自量力了,若這是一袋子價值不菲的交珠倒還有機會,能把生意做到這麼大,幕後東家不是好惹的,見多了牛鬼蛇神的老鴇自然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毫不客氣的把那袋銀子回敬到他的臉上,讓龜公們將他亂棍打出去。

秀才大怒,嚷嚷道:“死龜婆,你敢打老爺我,你知道老爺我的舅舅是誰嗎?”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獨佔絕世女帝 沒想到,唐高祖竟然是我爹 重生之寵夫千百遍 沙皇彼得三世 不念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