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羽將話說出口,才有些後悔,這樣的玩笑實在不夠紳士。
本質上程曉羽這樣說並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有些不尊重對方隱私的嫌疑,他之所以把“方法派”和凱瑟琳.布蘭切特的有沒有接吻的經歷掛鉤,因為對於一個“方法派”演員來說,最核心就是感官記憶訓練和情感記憶訓練。
簡單講就是讓演員找記憶中與故事情節應表現動作感官和情緒相似的真實記憶,從而調動真實的表情、動作與情緒來表演。
也就是說你必須得有經歷才有的演,沒有經歷就得去體驗,這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演員,在飾演某些角色之前,先去體驗這個角色所設定的職業。
當然“方法派”並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進入,我們經常聽到說,演員跳不出角色,或者跳不出戲,就是大多數也是“方法派”的演員。
因此程曉羽猜凱瑟琳.布蘭切特沒有接過吻,理由很充分。
那有些好奇的筒子就會八卦了,為什麼凱瑟琳小妞不是“體驗派”?從字面上看“體驗派”更像需要體驗角色的表演流派才對。
但實際上這完全是誤解,簡單來說“體驗派”和“方法派”不一樣的地方,前者是從角色出發,後者是進入角色,因此“體驗派”沒有天賦是很難掌握的,大多數天才演員也都是“體驗派”。
拿表演接吻來說,“體驗派”就要根據當時的環境,不僅是周圍的景物,還有社會背景以及是兩人是在什麼情況下接吻的,來表演,該蜻蜓點水就蜻蜓點水,該法式深吻就法式深吻,該閉上眼睛等待對方臨幸就閉上眼睛。
而“方法派”則是代入,將表演者自身的“接吻”經歷嫁接進去,給觀眾表演出真實的接吻場景。
所以凱瑟琳.布蘭切特沒有這方面的體驗,是很難表演出來的,這也是她一直沒有接過以愛情片的原因。
她知道自己不屬於天才型演員,可她卻一直承載著天才演員這一榮譽,加上凱瑟琳.布蘭切特又出自無比輝煌的電影世家,所以其實對於“演技”這方面,她還是非常敏感的,要不然也不會為了表演好一個角色,幹出綁個繩子下海體驗死亡這麼瘋狂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天才,將這個其實不是那麼有天賦的姑娘給綁上了神壇。
凱瑟琳.布蘭切特冷笑的看著程曉羽道:“我不僅沒有接過吻,還沒有談過戀愛,怎麼?後悔請我了?現在要換人還來得及!”
程曉羽沒有想到凱瑟琳.布蘭切特的反應如此激烈,只能苦笑著解釋道:“凱瑟琳,你知道的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想教我該怎麼樣接吻嗎?”這些單詞都很旖旎也很曖昧,但語氣卻一點都不客氣。
這一下輪到程曉羽被懟的說不出話來了,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時候如果表情放鬆一點,像個紳士一樣的說:“非常樂意效勞。”就能夠化解這有些糟糕的氣氛。
但這會將兩個人的關係帶向更深程度的曖昧,所以程曉羽並沒有這樣做,只是認真注視著面帶寒霜的凱瑟琳.布蘭切特說道:“對不起,凱瑟琳,我為剛才的不當言論向你道歉。”
凱瑟琳.布蘭切特並沒有回看程曉羽,兩個人在船舷的一側並肩而立,藍色的波濤拍打著船身,發出嘩嘩的喧鬧,但這聲響並沒有打破兩人之間的沉默。
凱瑟琳.布蘭切特撇過頭去,放低音量說道:“算了,是我太敏感了。”
程曉羽略微鬆了口氣,說道:“其實,我覺得謹慎對待自己的感情是正確的,作為一個華夏人,我很欣賞你這種潔身自好的女性.....”
他完全沒有get到凱瑟琳.布蘭切特在乎的點,因為美國人對待性的態度和華夏截然不同,如果十八九歲還沒有脫離“處級幹部”,這一點就會被視為不受歡迎的論據,當然這更多的是針對男性。
除非你是基督徒,堅定秉持著自身信仰,一定要等結婚才啪啪,還是能被理解的。可假如你連“接吻”和“戀愛”都沒有,那就要被稱之為“忍者神龜”或者“滅絕師太”了。
凱瑟琳.布蘭切特是不太可能因為這一點受到嘲笑,八卦的人們只會懷疑她是不是蕾絲。
程曉羽以為凱瑟琳.布蘭切特在乎的是這一點,她當然也聽懂了程曉羽的意思,但她也不會向程曉羽坦露心聲,說自己介意的是“方法派”這個問題。
她半晌沒有出聲,看著遠處的天際線,覺得自己接這部戲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因為一直以來,她沒有接過愛情片,就是因為自己根本沒有戀愛經歷。
想到這些凱瑟琳.布蘭切特有些煩惱,她轉身朝船艙走去,並說道:“我有些累了,先回去休息一下。”
程曉羽實在不知道自己竟然會惹的凱瑟琳.布蘭切特如此不快,只能無語看著她走遠。
凱瑟琳.布蘭切特走後,程曉羽去找了選角導演杜特.布朗,他想在看看他哪裡有沒有適合演jack的演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一次看到凱瑟琳.布蘭切特已經到了傍晚,泰坦尼克號偌大甲板上熱鬧非凡,“西楚影業”給媒體和一眾工作人員準備了自助酒會,整艘船的船舷上都掛著彩燈,浮在海天之間的夕陽用餘輝溫暖著將要到來的夜。
一隻交響樂團佔據了甲板的中心位置,演奏著《春之聲圓舞曲》,充滿活力的輕快音符在海風在盪漾,身穿禮服的人們斛光交錯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