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想不到,還能見到你這個老東西?!”一位老者驚訝道。
“喲,這是新徒弟吧,我可沒見過啊?”又是一位老者驚呼道。
一場會議,倒是讓許多多年未見的故友得以相聚,或開心,亦或是沒見到的遺憾。
陸謙和看著這些慈祥或莊嚴的老人,仔細探查著他們的本領,多為小成,大成也有,卻也零零星星。
至於那些後起之秀,最少也是精通。
看著看著,陸謙和的眼神忽而被幾根銀針牽引著,準確來說,是拿著銀針的那個中年男人。
取了酒精在手上搓了又搓,連針也投入酒精壺裡泡起來,估摸著過了幾分鐘,才拈起一根銀針,仔細朝另一個人的臉部扎去,由下往上,手掌長的銀針居然進入了半根。
“好膽色!”孔森驚呼一聲,引起了那個中年男子的注意,但人家也就是看了眼孔森,也不搭話,繼續著自己的治療。
誠然,這樣並不算太禮貌,但孔森卻並不生氣,和陸謙和站在一邊乖巧等。
他不擅長深刺,也沒有那個膽色,對於這些敢於下猛藥的郎中那是一萬個佩服。
那男子選了迎和上星穴,猛地往裡一刺,看的孔森那是又怕又驚。
“迎屬手陽明大腸經,與肺經相表裡對,宣鼻通竅,打噴嚏流鼻涕就能止住再取印堂穴上星穴刺激,絕了!”陸謙和自然看懂了他的意圖,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但是如果讓他來的話,他的提插捻轉幅度絕不敢這般大,畢竟是深刺。
“叮,恭喜宿主,嶽峰針灸法熟練度上升71.”
系統的忽然說話,接著就是對嶽峰針灸法的熟悉感開始上升,變得更加輕靈。
平日裡忙活一天,說不定都沒有三十點熟練度入賬,今天就是看了一眼人家施針,熟練度居然蹭蹭蹭往上漲,看樣子圍觀大神過招才是最佳的提升方式啊。
圍繞的人本來就沒幾個,再加上兩人離得不遠,陸謙和的話自然是一字不落傳入人家的耳朵。
“小夥子對針灸一道頗有些見解,居然看出了我的意圖。”
頭部三個穴位取完,那中年男子也停止了動作,交代那病人:“留針三十分鐘,切勿亂動。”
那病人坐在藤椅上,乖乖點頭。
“這就結束了嗎?不再來兩針?”孔森的話再次響起來,給那中年男子弄得一臉懵。
他仔細觀察了一會病人,暗暗想了想,最後只得搖頭。
“晚輩無能,確實不知道還要怎麼辦了;若是要開湯藥,術業有專攻,晚輩那微薄的技巧還是莫要誤人的好。”他愧疚道。
一聽到他這般說話,陸謙和倒是好奇起來,他的針灸多麼厲害。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小成兩個字,就這樣擺在他的眼前,而且隱隱約約有突破大成的趨勢。
“針郎?”孔森驚訝問道。
那中年男子一聽,眼睛一瞪,甚至還有些竊喜。
“前輩,您知道針郎?”那樣子,好比高山流水遇知音。
“嗨,那算什麼,針郎,藥郎,就連只會把脈的脈郎我都見過;那可都是些奇人,一手針法出神入化,不比那些個名門大家的弟子差。”孔森一副你少見多怪的樣子。
他所說的這些,也算是這個行業的一個分支。
在古時候,交通閉塞,一些有真本事的人,或是一些鄉土郎中,慢慢學會了一些手藝;但由於沒有經歷過系統的教育,導致他們也只會那門手藝;神鵰俠侶的傻姑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那中年男子很是自豪:“老前輩您不排斥針郎?”
自從陳明仁上臺,開始了不拘一格用人才,一大批甚至沒有執照的赤腳醫生也能入選中醫藥協會。
但是他們受到的評價自然不會太好。
平日裡受到的白眼太多,今日被誇一句,倒是讓他生了些許感恩之情來。
“嗨喲,瞧你,老這麼可憐兮兮,老夫當然不會看扁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畢竟,都是我中醫一脈,哪來的高低貴賤之分。”孔森急忙道。
那些個行資排輩的畜生他最是看不慣,雖然他有時候也是畜生,但是他好歹也是個有本事的畜生,最怕那些本事沒有屁事一堆的畜生。
“你是不是好奇,為什麼我讓你多扎幾針?”孔森即將開始教學現場,拍拍身上的灰塵。
“晚輩愚鈍,還請前輩明示。”中年男子急忙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