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對梁家二老而言,註定是值得開心的一天,因為他們的孫女已經恢復如初。
從表面上看,她的身體上已經看不到任何虛弱的樣子。
或許是太久沒有起床活動的緣故,在少女的強烈請求下,二老答應將她放了出來。
來到庭院,見到這久違的陽光,少女的臉上滿是幸福的表情,這就是一種劫後逢生的喜悅。
郭牧略盡綿薄之力,就可挽救一條生命,挽救一個家庭,於他而言,他的內心深處也感到極大的滿足,這也是他堅持學醫的原因之一。
二老高興之餘,趕緊拉著少女走到郭牧和姜妱的面前,並對她說道:“孩子,跪下,叩謝你的救命恩人。”
少女很是聽話,雙腿一彎,重重地跪在地上,並向郭牧和姜妱叩首道:“梓然拜見兩位救命恩人!”
姜妱見狀,甚是歡喜,趕緊將少女扶了起來,“原來你叫梓然啊,好名字,人比名字更好,不知道今年幾歲了?”
這句話把梁梓然問到了,因為這些年來她一直處於昏睡的狀態,根本就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個年頭。
老婆婆趕緊替她回道:“她今年就要滿十四歲了。”
原來都快十四歲,姜妱想來,自己滿十九歲不久,也就僅僅比她大五歲而已,以後可以與她以姐妹相稱。
雖然相處日短,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梁梓然是一個乖巧懂事、惹人憐愛的女孩。
見到姜妱喜歡梁梓然,梁家二老也感到高興,這時,他們似乎在腦海裡產生了某種想法,心照不宣地互相點了一下頭。
稍後,老婆婆看向姜妱,問道:“元公子,不知道你覺得我家孫女怎麼樣?”
“性情溫和,姿色出眾,淡雅如水!”
聽到姜妱有這麼高的評價,老婆婆更加開心,隨後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做個主,讓梓然跟在你的左右,為奴為婢!”
此話一出,郭牧和姜妱俱驚,姜妱萬萬沒想到老婆婆竟然會生出這種想法。
老爺爺選擇在這時附和道:“是呀,我們兩個老人行將就木,已經無力再照顧她了,若是讓她繼續留在我們的身邊,那就是害了她,倒不如讓她跟在元公子的身邊,對她而言,即便為奴為婢,也是天大的造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今二老為她的孫女作此打算,也體現出對她滿滿的愛。
當然,他們這麼做,有多方面的考慮。
一來,姜妱有恩於他們,有恩於梁梓然,他們就算送出了房契,也只是還了之前的恩情,尚沒有還姜妱對梁梓然的救命之恩,所以讓梁梓然跟在姜妱的身側伺候她,也算是一種報恩。
二來,正如梁家老爺子所說,他們行將就木,活不了幾年,他們死了不打緊,可是留下這唯一的孫女,也不知道將來怎麼活,與其如此,倒不如現在就給她安排好一切,如此的話,她也算是有了歸宿,二老也不再有後顧之憂。
三來,他們與姜妱相處日久,早就看出了姜妱的人品,心裡知道,就算讓梁梓然做她的奴婢,她也會善待梁梓然,況且,姜妱的身份不凡,若是梁梓然能夠跟著她,對梁梓然也是有大大的好處。
正是基於以上種種理由,二老才不得不割捨這份親情,將他們的孫女交給姜妱。
此間緣由,姜妱的心裡一清二楚,她念在二老一心為孫女的份上,她沒有著急拒絕。
然梁梓然可沒想這麼多,她好不容易與親人相聚,又怎捨得離開他們,故而她堅決搖頭道:“爺爺,奶奶,梓然哪裡也不去,我只想留在您們的身邊。”
老婆婆摸了摸梁梓然的頭,臉上盡顯慈祥之色,“孩子,你要聽話,我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
聽老婆婆這麼說,梁梓然依然不願意。
無奈之下,老婆婆只好說道:“你怎麼這麼犟呢,難道非要我們兩個老人家跪下來求你,你才會答應嗎?”
說著,老婆婆彎下身,一副要給梁梓然下跪的樣子。
梁梓然怎能讓自己的長輩跪自己,她一邊哭著一邊將老婆婆扶住,不讓她下跪,可是她又不能鬆口,只能哭個不停。
老爺爺知道,此事成與不成,關鍵還得看姜妱,故而他再次向姜妱問道:“元公子,不知道你考慮得怎麼樣了?願不願意收留我家孫女?”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姜妱和二老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比較深的感情,現在既然是二老所託,姜妱一時心軟,自然不會拒絕。
可是,她又不能收留人家為奴為婢,經思慮再三之後,姜妱終於想到了一個法子,沒有著急回答老爺爺的話,反而向一旁的郭牧問道:“郭兄,你覺得梁梓然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