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的楚知意,也知道不是繼續鬧的時候。
只得按下怒火轉身跟著小內侍,而就在她轉身的一瞬間,眸子掃過陸杳杳的時候,透出一股深沉的殺意。
陸杳杳並沒有發現,但是站著陸杳杳身後的秋雨卻是在第一瞬間就感受到了。
雙眸眯縫出一抹危險。
敢對她家小姐露殺意,這北楚公主怕是不想活著離開東洲啊。
現在不方便告知自家小姐,等一會宴會散了再說。
隨著楚知意坐下,弘文帝再次開口詢問,北楚使臣這次過來東洲的目的。
北楚使臣一開口,又是先道歉,隨後才將他們這次過來的目的說了一下。
簡單來說,就倆目的。
首先第一目的,就是為了和解而已,說什麼北楚和東洲本就同根同源,兩國的子民本該是同胞。
不應該繼續這樣爭鬥下去,希望同東洲和解,開啟互市,讓兩國共同得到發展。
同時,也能更好的防備外族。
說起這外族,他更是直言不諱的點名了南疆。
更是對上次南疆,無賴一樣的隨意找了個藉口,就對國內兵力空虛的北楚發動進攻的事深感憤怒。
至於第二條,正就是陸杳杳等人前面猜測的那樣。
為了能更好的和解,兩國應該聯姻,而這次聯姻的女主角,正是楚知意。
還隆重的給東洲的人介紹了一下楚知意。
正兒八經的北楚嫡公主,也是北楚國君最小的嫡女,從小就深受寵愛。
等到北楚使臣說完,弘文帝坐在龍椅上,只是點了點頭,做出考慮的樣子,並沒有接話。
而下面的東洲文武大臣此時也是三三兩兩的議論起來。
好一會過去,一名吳姓的世家官員站了起來,衝著弘文帝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北楚使臣之言,十分不錯。”
“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和解對兩國百姓來說有百利無一害。”
有一個開口,立馬就有人跟上。
雖然弘文帝並沒有第一時間接見北楚使臣,但是這一段時間下來,弘文帝對北楚使臣一行人展現出來的態度,這些人還是能看出一些東西。
弘文帝這是有心想要和北楚和解的,畢竟兩國打了這麼多年,雙方都有不小的損失,繼續這樣耗下去,確實不妥。
尤其現在邊上還有個強橫的南疆虎視眈眈。
若是繼續對立下去,保不住會讓南疆有機可乘,屆時他們東洲的麻煩會非常大。
再說了,人家這次也是主動過來求和,也沒提什麼過分的要求,甚至還讓北楚國君最寵愛的嫡女過來和親。
這些種種,都表明了北楚對這次和解的誠意。
“陛下...”
就在這時,文嵩韜站了起來。
作為右相他在朝廷的地位非同小可,尤其是在高彥明落馬之後,雖然又提上去了一個左相,但是這位左相可沒有要和右相爭鋒的意思。
“文愛卿,可是覺得這事有什麼不妥?”
弘文帝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文嵩韜身上。
就見他現在對著弘文帝拱手行禮,隨即對著北楚使臣團拱了拱手道;“正如剛才吳侍郎所說,和解對兩國百姓有百利無一害。”
“老朽也認同,但是這裡面也存在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