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謀,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陽謀。”
韓家族長此時滿臉鐵青的砸碎了茶盞。
“沒想到弘文帝居然會來這麼一手,好狠,好毒。”
沒錯,陸杳杳的計策就是陽謀。
利用董家捐獻十萬石糧食的事做引子,讓弘文帝提出立功德碑記錄的旨意。
然後鎮國公和文嵩韜先後響應。
從而利用百姓的輿論來逼迫世家獻糧。
試想一下,功德碑立起來之後,第一個響應的董家,百姓們在看到後,會怎麼想?
幾乎無一例外都會覺得董家高義,尤其是北方那些災民得知之後,必然會對董家感恩戴德。
這能累積到多少名聲?
世家最看重的是什麼?可不就是名聲嗎?
如果這功德碑上就董家一個世家捐獻了,那麼百姓會怎麼想其他世家的人?
說出來的話,必然不會好聽。
沒有一個世家能坐得住。
尤其是韓家,他們可是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取代董家成為第一世家來的。
現狀弘文帝來這麼一手,捐不捐?
捐吧,就等於是中了弘文帝的計策,還要大出血才行。
不捐吧,那後果也會非常嚴重,屆時別說取代董家,恐怕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韓家在東洲的名聲都會跌落低谷。
這是真的狠啊。
至於為什麼韓家族長說弘文帝這一手毒。
那是因為這是一次累積名聲的好機會,世家之間必然會產生攀比。
要知道,世家之間也並非一團和氣,只不過是平日沒有大矛盾,大傢伙都不想多事而已。
現在功德碑一出,就算知道這是陽謀,他們也必須往裡面鑽。
為什麼?
因為這是一個累積好名聲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得到壞名聲的危機。
捐少了,那麼別人會說,看看某某家族,平日裡多厲害啊,結果就這?
到那時候,出了血,還沒得到好名聲,你說著多氣人?
所以結果必然是,就算流血各家也都會拼命的頂上去。
這擺明了就是要狠狠的再世家身上撕下一大塊肉啊。
而且被撕了肉,還不一定就能得到好名聲,怎麼不叫一個狠,不叫一個毒?
......
“好手段,弘文帝這次真是好手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