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過得很快,這些天京城那邊差役的動作也是越來越大。
各方都在密切的關注這件事,他們也都很好奇,到底是誰這般膽大,居然敢如此招惹鎮國公府。
當然,好奇者有,心裡不滿者也有。
二這連續幾天的折騰,鎮國公府的霸道行徑,讓許多人從原本的好奇變成了不滿。
京城,天子腳下,勳貴比比皆是,各家之間的關係又錯綜複雜。
鎮國公府的人一直都沒調查到訊息,只能將當天同世子在一起的那些人都抓了起來。
要知道當天世子王宇可是去了畫舫,那裡可是不少勳貴常去的地方。
鎮國公府的人這一抓,可是有不少勳貴都被牽連了進來。
原本說是問問情況就放出來,但是這都過去八九天了,一點動靜都沒有,許多勳貴紛紛聯絡自己的人脈,開始在朝堂之上彈劾鎮國公府。
對此,弘文帝也很有些不滿。
一個世子就鬧出這般動靜。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子出事了呢。
現在這麼多人彈劾,弘文帝也還是要表態的,在朝堂上,他就直接警告了鎮國公,讓適可而止。
並且,藉助這次機會,他還提出了關於左禁軍統領這個職位接替人的事。
東洲的禁軍分為左右禁軍,各自都有三萬人。
右禁軍統領是弘文帝的人,畢竟這個位子很重要,弘文帝不可能一點都不掌控。
不過鎮國公府勢大,軍中威望和能耐都不低,所以這左禁軍統領的位子,是王宇擔任。
現在王宇右腿已經廢了,這個位子肯定是不能再繼續擔任下去。
而鎮國公剩下的幾個兒子,要麼是太小,要麼就是能耐不夠。
倒是有個庶子能力不錯,不過這位子,他的身份是完全不夠擔任的。
弘文帝這個時候,提出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是想要完全掌控左右禁衛軍了啊。
被呵斥的鎮國公本就不爽,現在聽到這個訊息,立馬站出來推薦自己的人上去。
弘文帝沒有言語,不過下面有不少大臣都表示反對,這個位子不低,現在好不容易騰出來了。
以前就算了,鎮國公府勢大,而且王宇又是弘文帝的妻侄,他做這個位子,沒人敢有意見。
但是現在鎮國公府明顯已經沒有子弟能頂上,陛下這時候提出來,很多大臣都知道,這是一個訊號,陛下要開始削弱鎮國公府勢力了。
雖然這時候站出來會惹來鎮國公府不滿,但都已經彈劾了,也不差這一下子。
若是這能讓自己的人坐上這個位子,無疑是對家族的一種提升。
當下就有不少大臣站出來反對,並紛紛開始推薦自己的人。
中立陣營,左相士族一派的人都紛紛下場了,就連高彥明也都推薦了自己的長子高成恭做這個位子。
唯獨右相一派的人沒有一點反應。
作為陛下一派的人,他們可是早就已經聽到了訊息,這個位子弘文帝心裡已經有了人選。
此時這些人如此推薦,簡直是白費勁,尤其是高彥明。
現在誰不知道陛下對高家以及士族一派不滿啊,這等重要的位子,怎麼會落到他們一派身上。
至於那些中立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忌憚派系,連弘文帝這個陛下他們都不敢依附,這樣的人弘文帝又怎麼會用?
“行了,這件事容後再議。”
“當務之急,還是旱災的事,這麼長一段時間過去了,雖然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雨,但是此次旱災非常嚴重。”
“諸位可有什麼想法來安置災民。”
對於這些人的推薦,弘文帝是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