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她自信託大。
而是結合了目前東洲朝堂局勢得出的言論。
天下誰人不知道,大皇子乃是中宮嫡出,又是皇長子,只要不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這太子之位必然是他囊中之物。
然而,鎮國公以及多位文臣武將,近些年常常上書請立太子。
弘文帝呢?
卻一直留壓不發,其中原因別人不知道,她卻能多少猜測出一二。
天子正值壯年,心中抱負未展,後族勢大,鎮國公府位高權重,手裡還有重兵。
勢力太盛,惹來了天子忌憚,真要是立了大皇子為太子,屆時鎮國公一派,是效忠他這個天子還是太子呢?
若是有取而代之的心,他這天子當如何?
這一點不光她能看到,相信朝中不少人都能看明白,尤其是鎮國公一派的人,更是心知肚明。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他們才迫切的想要快點把太子扶上位。
遲者生變,隨著後面的那些皇子漸漸長大,一個個的野心也慢慢彰顯出來。
就二皇子而言,弘文帝前面想賜婚陸杳杳這事,裡面透著的貓膩朝中許多人都清楚。
無非就是想要扶持起一個能扼制一下大皇子勢頭的人起來。
他釋放出了這樣的訊號,朝中必然會有一部分大臣心思變化。
屆時他再推波助瀾一番,都不用他開口,就有的是人跳出來,同鎮國公一派唱反調,這太子之位就能一直懸而未決。
這一點鎮國公等人很清楚,所以他們必然會著急,如此時候,沒有什麼事比讓大皇子得到太子之位更加重要。
她陸杳杳最近這段時間,屢屢露臉,為東洲獻上了這麼許多好東西。
弘文帝十分重視,這時候大皇子跳出來找她的麻煩,那無疑就是在同弘文帝唱反調,這不是自己傻乎乎的將藉口送到人面前嗎?
所以壓根就不用她做什麼,鎮國公等人就會把大皇子這個勢頭給按住。
事實也確實如同她所想的那樣。
最近這兩天外頭的傳聞,在這麼多家人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完全發酵。
鎮國公此時正在府上大發雷霆。
而承受他怒火的人,正是他的兒子鎮國公世子王宇。
“蠢貨,混賬。”
“為父記得前面同你說過,不要用你這豬腦子,去給大皇子殿下出謀劃策。”
“你是耳朵聾了?”
沒錯,這次大皇子會摻和進來,這出點子的人,正是鎮國公世子王宇。
因為上次陸家危機的事,他就同大皇子出了一個主意,讓他遠離陸杳杳,不要因為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同高家對上。
大皇子殿下聽了,所以並未去赴約。
事後,出了一些事,讓大皇子後悔不跌,想要彌補可惜陸杳杳已經徹底同他斷了交情。
一個農莊上來的農女,他堂堂皇子,未來儲君,你不好好巴結著,居然還有脾氣?
這一點讓大皇子很是不爽,認為自己的威嚴遭到了踐踏。
時常就在表兄王宇面前憤憤不平。
而這王宇因為那次的事,也是被鎮國公狠狠訓斥了一頓,甚至連皇后娘娘也都嚴厲的敲打了他一番。
讓他心裡對陸杳杳也是非常不滿。
兩人憤憤不滿的人湊到一起,那還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