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慧眼如炬,這正是兒子的擔心之處。”
“哈哈,這個你就不比擔心了,鄉君可是已經有了注意。”
“嗯?”
文軒一臉不解,剛才信裡可沒有說啊。
“你難道忘了,她也知道高彥明在江東所做之事,她能寫這封信,那便是知曉,高彥明這次心大,不光要對付老二,更要拉皇后的人下水。”
“咱們一家或許勢單力薄了一點,若是在加上皇后和鎮國公呢?”
被老父親這一點撥,文軒如同醍醐灌頂。
現如今在朝堂之上,皇后和鎮國公一派和高彥明一派的關係本就有些微妙。
若是這時候聯絡上鎮國公,把他們知曉的事一說,高彥明既然宣戰了,鎮國公一派必然不會放任不管。
而他們就是終於皇權的派系,同鎮國公一脈並未有任何衝突,必然也會很樂意聯手合作這一次。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弘文帝重視紅薯和土豆推廣之事。
這幾天朝堂上也是多有一輪,而他們文家作為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
由他們去找鎮國公,對方必然會更加樂意賣這個面子。
屆時不光能借此機會打擊高彥明,還能為大皇子撈取一份紅薯土豆推廣的功勞。
“這丫頭當真是跟阿君一樣,聰明得緊啊。”
聽長子提起阿君,文嵩韜臉上的笑容收斂了許多,眼底帶著惋惜之色。
“阿君是個好姑娘,奈何紅顏薄命,不過她這女兒倒是青出於藍。”
“這件事交由你去辦,你可知要如何說?”
文軒點頭。
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已經鬆了口,有意讓大皇子和二皇子這兩位成年的皇子,體驗一下民間疾苦。
只是還為下最終決定而已,這個時候過去找鎮國公,對方必然會提這事,待到明日,他們上奏一下。
改如何決定陛下自有決斷,就算不同意,他們也給出了態度,鎮國公到時候也找不出什麼話說。
......
次日,朝堂之上,文嵩韜直接將事情掀開。
鎮國公一派也是驟然發力,雖說高彥明沒有料到這一步,但到底是老狐狸,在措手不及之下。
也應對得十分得體。
一推四五六,那辦事的人不是失蹤了嗎?所幸就全給推到了對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