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所說沒錯,袁術死的太過巧合。袁術受驚生病,我等都知道,但是這類受驚之症只需靜養,雖不一定痊癒,但也無生命之憂。怎麼就在曹公北上伐袁無法抽身之時英年早逝?卻是隻有那無地無勢的劉備能抽身參與袁術家的這檔子亂事。就彷彿給劉備送領地去的一般。”
“文起和一所想一樣,但是一有一點不解,劉備愛惜虛名,絕不會同意手下謀士行此火中取栗之計。那到底是何人為何原因替他謀劃此事?”
“詡倒是想起當初在宛城,詐騙張濟將軍遺孀的那個算命先生。”賈詡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驚,宛城一役原本是順順利利的,正是有這麼一位“活神仙”出來攪局,害得曹操被張繡打的落荒而逃,更重要的是蕭一的義兄典韋就是在此戰陣亡的,曹操因此差點沒死在敵人手上反而死在蕭一手上。
此時想起,眾人都看向蕭一。不過蕭一似乎並沒有在意,只是思考了片刻,“一也覺得,此人行事,和許田圍獵之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人心為本,破關鍵一點以成大事。”
賈詡感激的看看蕭一,他知道蕭一表現的毫不在意只是怕自己尷尬,畢竟典韋可以說是死在自己手上的,“若是如此,我等還需多加提防才是。最好還是派一人前去以弔喪之名探聽虛實才是。”
“下官願前往為主公一探對方虛實。”一個年輕人出班毛遂自薦。
“你?”曹操看看這人,居然是自己二兒子的老師司馬懿,這個司馬懿自己還是蠻看好的,自從他給曹丕當老師後,曹丕改變很大,文章兵法皆有小成。頗有自己年輕時的風貌,在加上司馬懿當初出使西涼成功調撥了韓遂反馬騰。曹操覺得此人還是頗有才華。不過此事關乎曹氏之後的政策走向,不知道他能不能擔此重任?曹操將目光看向蕭一。
蕭一也是吃驚,司馬懿在三國可是出了名的能夠隱忍,此時居然自告奮勇,不按套路出牌呀?可是自己一時又想不出他到底為何有此變化,“仲達可知此時出使目的何在?”
“探聽袁術真實死因,讓劉備選擇錯誤的一方。”
蕭一點點頭,司馬懿確實是個揣測人心的高手,袁術的土地只怕劉備是得定了,自己怎麼阻攔也無濟於事,不過就算劉備好處佔定了也不能讓他太好受了。探聽清楚袁術的死因,為的是瞭解對方的手段,以後好做應對,此時袁術的死因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袁胤為奪權謀殺堂兄袁術,另一種是袁耀弒父,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並不是沒有,所以蕭一希望知道袁術的死因,然後讓劉備選擇錯誤,在名義上落一個助紂為虐奪人土地的名聲。
“如此就煩勞仲達辛苦一趟。”
曹操這邊商議的同時,劉備此時正在頭疼,只因為他面前擺著兩份求援書信,袁耀和袁胤的使者先後來到新野說了一頓劉皇叔高風亮節的話後,被劉備以商議兩日後敷衍過去。
倒不是劉備不上心,他確實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他要希望能聽聽手下人的意見。
“袁氏都沒有好人,我們挑個近的,直接攻袁胤的壽春就是啦。”張飛急脾氣,本來就不喜歡袁術,所以對他而言,打誰都無所謂。
“三將軍所言極是,我等可助袁耀攻袁胤。”糜竺出言表示贊成,“壽春離新野較近,我等拿下壽春,一來有了治地,二來背靠劉表可為依靠。”
“但是孫策揚言我等若出兵助袁胤,願借五千人馬於我等。”劉備有點猶豫,
“大哥莫要失了計較。”關羽一捋美髯,“東吳將來必與我等為敵,豈有以兵資敵之人,此必以利誘我等行差踏錯。”
“關將軍此言差矣,”孫乾出言反對,“東吳態度似與袁胤相近,若是如此,我等不助袁胤,到時怕孫策會出兵奪我新野。若助袁胤,只怕又中了孫策敗主公名聲之策。”看來孫乾偏向於袁胤奪權的說法。
劉備一看自己手下文武商量半天似乎由回到了原地,一時頭疼,心中想起了當初許都遇到的那個年輕人,要是有那個人在,自己又何必如此苦惱。
喜歡三國名匠請大家收藏:()三國名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