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圍曹軍於黃河邊,不消半天就能將對方圍而殲之。可是誰想對方目的居然以自身為餌拖延時間,等待張燕偷襲。龐統雖然不相信張燕卻沒有想到張燕居然真的臨陣倒戈。袁軍一時不防,被張燕萬餘人馬殺了個措手不及。與此同時,高覽一直以為沒有衝陣能力的虎豹騎,往袁軍發起衝鋒,殺入陣中,借馬力衝進陣中數十丈方停,此時高覽急忙叫士兵將虎豹騎團團圍住,可他萬沒料到的,這支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卻是不同尋常,槍刺刀砍,居然比衝鋒時更為勇猛,三五成群,只管砍殺,高覽親眼見虎豹騎一士兵面對袁軍刺來的長槍居然不躲不閃,伸左手一擋,右手也不閒著揮戰刀殺了對方,左手臂甲居然只劃了一道白痕,即使是被砍中流血,虎豹騎反而像是受了傷的野獸,殺氣更勝。沒了馬,對方就仗著甲堅刀利專往人堆裡扎,原本好好的陣型被這群瘋子衝的稀碎,奈何自己卻沒有辦法在一時之間剿滅他們。高覽被拖住的同時,夏侯惇所率曹軍本部在此反擊,與張燕夾擊袁軍大隊。作為包圍方的袁軍,此時卻被反包圍了。
“張燕,你莫不是不想要家小性命啦?”龐統於亂軍中對張燕大喊
張燕殺敵的空閒回頭望著龐統,一擦臉上血汙,“先生放心吧,某家小月餘之前已經離開屬地,此時只怕已經在許都安置好家業,暖屋熱炕等某回去呢。”
“你!”龐統此時腦中閃出了一個人的身影,這個人在火中大笑的看著自己,龐統苦笑一聲,什麼病入膏肓?還一時不察。自己徹底中了戲志才這個死人的計了,只怕當初自己在黎陽調動船隻的時候,戲志才早已看出了自己的計謀,於是提前通知張燕將家小送到了許都,至於張燕,只怕在袁紹與公孫瓚爭鬥時就已經被蕭一策反,留在北方就是一顆暗子,此時這顆暗子一動,局勢逆轉,原本是甕中捉鱉的圍殺局,卻因為張燕的出現成了倒撲反殺。反而把自己逼到了絕路上。
“先生,敵軍勢大,我們暫且撤退吧。”此時曹軍佔著上風,高覽也沒有多餘時間去對付虎豹騎了,急忙抽身。催馬來到龐統身邊。
“高將軍,收攏軍陣,往延津撤退。”袁軍在高覽的約束下維持陣型往延津撤退,曹軍在身後緊追不捨。一步步把袁軍往黃河邊趕。一直追到延津。袁軍只剩下了兩萬不到。只見當初袁軍渡河的渡橋居然還在。袁軍又丟下一萬人馬殿後,最後只剩下七八千人馬全身而退。
此一役,不單收回了白馬大營,還得了張燕三萬人馬,殲滅袁軍四萬有餘。可謂旗開得勝,訊息傳到官渡大本營全軍士氣大振。曹操借勝勢將中軍開往延津與郭嘉匯合。
“司徒公,末將前來複命。”新來的張燕第一次來到中軍大營報到。
“張將軍請起,來,先見過主公。”蕭一扶起張燕引薦給曹操。
“張將軍不必多禮,”曹操一把扶住張燕阻止他下跪,“某得張將軍如久旱逢甘露,將軍今日立北伐首功,操以後還要多多仰仗將軍。”曹操心中慶幸當初自己聽了蕭一的話,沒有讓張燕當即歸順自己。
“末將不敢居功,”張燕謙遜一禮,“可惜戲先生如此妙計,末將無能沒能盡全功。”
“張將軍,高覽身邊那謀士確實叫龐統?”蕭一皺眉問張燕道。
“不錯,那人確實姓龐,龐統龐士元。”
“逸山認識此人?嘉與此人對陣,見他進退有度,料敵於先,若不是志才早有謀略將張將軍家小由曹真護送入許都,此時嘉等人早就浮屍黃河了”郭嘉難的看到蕭一皺眉,忍不住發問。
“諸位,此人我確實認識。一就學荊州水鏡學莊之時,門下弟子都有高才。不過我與兩位師兄僥倖被人稱為水鏡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一有諸葛亮師兄,仰觀天文,伏查地理。善施天行之術,握“天時”於指掌之間。蕭一入門最晚幸得黃師偏愛,賜寶書一卷,研習得魯公機巧之術。借物以補己短,化不利為有利。略佔“地利”之數。而我龐師兄,苦研兵法戰陣。善用陽謀兵勢之法。可謂是“人和”盡在於胸。《孫子兵法》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論戰場之能,師兄弟中無人可出其右。此番龐統師兄助袁紹與我等為難。我等要多加小心呀。”
“這龐統莫非就是許負所批,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中的鳳雛龐士元?”被蕭一這麼一說,郭嘉也小小吃驚了一把。
“此人兵法謀略莫非比逸山你還要厲害?”曹操有點不相信,天下還有比蕭一更狡猾,不,更機智的人?
“這麼說吧,”蕭一深吸一口氣,“一的兵法大部份都是和我龐師兄下棋學來的。”
卻說龐統和高覽帶著七千敗軍正回黎陽路上,突然龐統對高覽說道,“高將軍,此次回去,龐某隻怕是人頭不保了。”
“先生何出此言?”高覽急忙道,“我軍此敗,乃是因為張燕臨陣叛敵,若非如此,曹軍前軍早已被我等殲滅。況且,要不是先生當初留下浮橋。我等只怕早成了刀下亡魂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敗早在那戲志才的算計中,你我看似因張燕突叛錯過了大好時機,其實一切都是戲志才早已算好的,他焚燒了五座連營,就是讓曹軍駐軍陽武顯得順理成章,實際上只有曹軍駐軍陽武,我軍為了打擊曹軍就要離白馬大營南下,即離營自然需要後方有將領過來補缺守營。此時張燕毛遂自薦,就連龐某會威脅張燕都在他算計之內。然後兩軍的這陣對戰也只是讓我等以為佔據優勢,不捨放棄這塊肥肉,結果不知自己已經進了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