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諸位,立刻動手吧。”李鐵雖然沒告訴他這是什麼,但是他早已從蕭一的《軍備要略》中看到了這個東西的圖片和說明。
此物名為投石機,也就是霹靂車的升級版。自從公孫瓚那一戰看到霹靂車的威力後,蕭一就對這種號稱“古代核彈”的大型武器欲罷不能。廢寢忘食改制了現在這一款大型投石機。然後打散零件運到了地方隱藏好。
根據要略描寫此物成型高於兩丈六米)投石機杆臂長四丈,前端有一鐵條木框高近一人添鐵石以為配重。只配重就有兩百石漢代一石等於六十公斤)可將兩石重物拋擲一里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到這荀彧已經倒吸了一口涼氣,此物真真是神器呀。再往下看,投石機支架是個穩固的等腰三角形。基座極寬此時看李鐵他們擺設基座幾乎佔了整個院子。除了寬基座,基座四角還有用來砸進立柱的圓孔。李鐵等人正將鐵柱穿進圓孔砸進地裡,要略上說這是為了防止使用時出現傾倒或側翻。如此龐然大物倒下來可不是開玩笑的。除了基座的穩固,各個部件的連線也是用鐵質零件連線。
基座之上就是兩側各一個的鐵質木輪絞盤,絞盤上有八個曲柄,每個絞盤要八個人推動。正中央主立柱上有著一組齒輪,荀彧看不懂是什麼原理,但是蕭一標註此為省力齒輪組,想來就是節省氣力用的。絞盤上有一根纜繩,伸入齒輪組,絞盤帶動齒輪租,齒輪租末端有繩子連著由鐵質或銅質的絞盤主動輪,透過託拽繩子將拋石機的粱臂拉下。拉到位後快速用鐵銷卡住絞盤防止回捲。然後將彈丸裝入兜網。為了方便裝彈,蕭一還在院子了砌了個石臺,彈丸由緩坡推上石臺再由石臺推入兜網。
裝彈完畢後,再由擊發手用重錘敲擊鐵銷。在配重的重量作用下,彈丸被杆臂抬至最高點,配重拖住了杆臂的遠動,兜網連線的繩索卻因為慣性繼續做離心運動,最後丟擲彈丸。
值得說道的是,古代的投石機是找到什麼扔什麼,而蕭一為了增加命中,統一了彈丸的重量都為一石半,還在投石機上設了刻度,要拋多遠就將絞盤絞到哪個位置。
荀彧看完了關於投石機的介紹,將《軍備要略》合上,難怪逸山要如此隱藏。此物當真是絕世殺器,用以攻城略地。再堅固的城門也經不住幾炮,如果被他人得知此物。確實於己不利,寧可不用,也不能為敵軍所用。用於守城就夠了。
想到這,荀彧問李鐵,“李師傅,此物製作方法有多少人知道?”
李鐵看出了荀彧的意思憨厚的笑笑,“荀大人放心,我等都是軍工廠的老人了,知道規矩。此物極是龐大。需要三十人合作組裝,而我等三十人只知道各自工作的部分,不會插手他人的技術部分。”說著李鐵指著旁邊休息的幾個人給荀彧看。“至於知道這個組裝的工匠有一百五十人。”
“另外……,李根。”李鐵喊了一聲此時正在支架上忙碌的年輕人,“把那個給荀大人看看。”
李根聽罷坐在支架頂端從身下拿出一個方形鐵盒一樣的東西,李鐵對荀彧解釋道,“此物是投石機傳力與支撐的核心部件,每個都由蕭先生親自制作,就算又被敵軍劫去了,抽出此物,這就是一個木架子而已。”
荀彧滿意的點點頭不再說話看著大家在面前忙碌,雖然說各自為政。但是經過安排,組裝的過程沒有什麼停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顯然他們已經操練了不知多少遍了,不過繞是熟練工序三十人也組裝了大半天。
當最後一顆鉚釘敲進支架,荀彧終於看到了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實物。之前雖然已經看了圖案了,但是此時看到實物仍然讓荀彧震驚不小。
近距離下只有抬頭才能看遍全貌。它就像一隻洪荒巨獸趴伏在荀彧的面前,合抱的方木的他的四肢,緊緊釘在地裡的樁鐵是它的利爪。關鍵部的鐵質及黃銅部件是它身上的鱗甲,配重筐是它龐大的頭顱,垂下的臂杆是它的尾巴。這隻巨獸此時正在安靜的沉睡著,但是隻看他的外貌荀彧就知道,只要它醒來,那所向披靡的戰力,一定能讓敵人肝膽俱裂。
“好,李師傅,麻煩你照此圖讓其他一百二十人一起加班加點將其他投石機儘快拼裝好。”荀彧說著將一張地圖遞給李鐵。
一架投石機自然是無法守住許都的,但是蕭一在整個許都靠近四門的地方總共佈置了五十二架,整整五十二架。荀彧的信心被這個數字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蕭一《軍備要略》中所寫的一樣,敵人來了,我們就請他看場流星雨。
喜歡三國名匠請大家收藏:()三國名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